【IT168 软件评论】星转斗移,光阴荏苒,腾讯公司和它的得意之作——QQ(原名OICQ)自1998年11月诞生以来,转眼即将迎来它们的6岁生日。从鹦鹉学舌的Open ICQ到俏皮可人的QQ,从推出移动QQ掘得第一桶金到如今的彩铃、炫铃、点歌等业务全面开花,从孤军作战的个人即时通讯到RTX、TM、门户齐头并进,从一家普通企业到如今在旗帜飘扬在东方之珠的上市公司……6年的坚持不懈让腾讯有了今天的辉煌。不过你是否怀疑过这辉煌的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可告人的勾当甚至赤裸裸的掠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相关精彩文章:给QQ 2004II beta1更新泼五瓢冷水
罪状之一:霸王协议“漫天飞舞”
在IT信息产业,“霸王条款”这个词常常与中国电信共同出没,不过腾讯也有,而且还不少。不信?那就先来看看QQ前一段推出的网络相册功能的用户协议,其中有一条内容是这样的:
“四、您同意将您上传之照片、文字授予腾讯全球性、免许可费、非独家、可完全转授权、及永久有效的使用权利,腾讯可以为了展示、散布及推广张贴前述内容之特定目的,将前述内容复制、修改、改写、改编后用于互联网增值业务或电信增值业务。”
这个协议好霸道 |
腾讯这一招真是够狠,如果你要使用个人相册,你就得同意这个用户协议,也就意味着你上传的图片、照片可以被腾讯用来做任何事情……这样一来,说不定哪天你的照片就出现在某个站点,成为腾讯敛财的工具了。
为了有一个对比,我特意到多家知名站点,包括网易、Tom、广州视窗等注册了类似的网络相册,在查看其用户协议时,没有任何一家有如此过分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如下文字(以广州视窗电子相册为例):
“相册的相片的版权由上传者负责,广州视窗只负责提供相册的存放空间,对因为版权问题而引起的纠纷不负任何责任,对于你认为侵犯了版权的相片,请来信支出,我们将会尽快删除。”
腾讯为什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许我们可以从一桩纠纷看出点端倪。
今年7月24日,北京某公司的员工陈墨无意中发现他参加北京朝阳区建国55周年摄影大赛的参赛作品《青春朝阳》被腾讯的QQ家园站点盗用。陈某当即向腾讯公司马化腾先生以及腾讯北京办事处发了一封《关于“QQ家园”未经授权使用本人摄影作品的声明》,不过腾讯公司未作答复。详细过程请参考当事人在天涯社区的帖子: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181685&strItem=free。
就是这张图片惹的祸 |
摄影作品成了QQ广告 |
耐人寻味的是,此事发生后不久我们就看到上述霸王条款浮出水面……
不知道大家还是否还记得免费号码申请风波?对自己的信心估计过高的腾讯公司关闭了QQ免费申请,在意识到这样做反而给UC等对手制造了翻身机会之后,免费申请重新被推出。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QQ免费号码申请用户协议中,腾讯公司又加上了一个附加协议,条件极为苛刻:
“申请QQ号码后,如果没有在3天内登录QQ客户端,或者前7天内登录次数少于3次的,或者60天内登录次数少于15次的,或者60天内连续15天没有登录的,或者该号码在60天内无好友的,系统将有权回收该号码。”
条件苛刻不要紧,中国人向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事情本来不会太糟,但附加协议中另外一条则彻底激怒了QQ的支持者,尤其是普通用户,因为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他们受到了歧视!这条协议的内容是:
“该QQ号码在60天内,申请腾讯以下增值服务(QQ会员、QQ交友),不属于回收行列。”
这一风波以腾讯的让步——修改协议条款而告终,不过新的条款却埋下了另一个隐患,我将在下文中相信解释,暂时不表。总而言之,在遭遇种种“要挟式”、“强制式”条款后,QQ的用户看来必须挣大眼睛,而不是任何时候都不加思考的点击“同意”。
罪状之二:色情和赌博蔓延的帮凶
先来看看最近中国移动大开罚单的新闻:移动公司两次开出处罚通知书,总共有49家SP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而腾讯公司赫然在名单之中。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移动对包括腾讯、新浪在内的SP们通下杀手呢?不是因为某著名电视台的“恐怖分子有奖竞猜”,也不是因为移动不想赚这份钱,而在于移动公司对SP违规混乱操作的忍无可忍。既然“忍无可忍”,那就“无须再忍”。中国移动对这两次处罚的统一说法是:违反SP与中国移动签署的《移动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具体情况又是如何呢?
问题就在于腾讯公司的IVR业务(编者注:IVR是由手机用户拨打指定号码,按照语音提示进行聊天或者交友服务等)中125908828(情感秀场)业务提供了“坐台小姐经历实录”等情调不健康的业务内容。所谓“情调不健康”,说得不好听点,那就是“传播色情”。
无独有偶,近日又有消息称“四川警方破获一起利用腾讯聊天室组织卖淫的案子”。随意打开QQ聊天室,进入其中一个房间,我们都能看到诸如“招聘男女公关”、“城南快餐”等暧昧的用户昵称。QQ好友搜索中随意输入一些带有色情字眼的关键字都能添加到提供各种非法服务的在线用户,至于他们是做什么的,我想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
众所周知,MSN在美国的聊天室就是因为色情内容泛滥而被微软公司关闭的,而近日台湾的奇摩网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自行关闭。腾讯公司难道真的对管辖的“自留地”不闻不理?
如果说色情泛滥和大打“擦边球”是目前互联网各站点的通病,那么对赌博、私买私卖的纵容则是腾讯等少数商家的“专利”了。自从去年8月份,腾讯开通了QQ游戏以来,初看游戏的种类和操作方式跟联众等棋牌类游戏无多大差别,如果你深入了解一下便可以知道其中大有玄机。
以比较受欢迎的“梭哈”游戏为例,如果你达到一定等级后,就可以参加具有博彩性质的游戏,而赌资则是游戏币。一局游戏短到可以用分秒来计算,而赢家则可以最多获得30多万游戏币!而“奥妙”之处在于,你可以私下进行游戏币的买卖,也可以将游戏币与Q币进行兑换,而Q币又可以通过手机、声讯电话来申请。这就意味着,游戏中虚拟币的输赢实际上就是人民币的输赢,而30多万游戏币大概就是人民币30多元!
换来换去还得与RMB挂钩 |
而这一切的最大受益者,无疑就是最大的庄家——腾讯。目前国家法律还没有对于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赌博的相关规定,不过作为用户多达上亿的腾讯公司,尤其在QQ的使用者多为青少年的情况下,没有理由不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健康的通讯、娱乐环境。
罪状之三:遁藏靓号只为圈钱
在“罪状一”部分我曾经提到QQ修改的用户协议,修改后的内容为:
“本着有效利用QQ号码资源,保障更多合法用户权益为目的,对于恶意注册或者长期不登陆的QQ号码,系统有权回收。”
看完这段最新的用户协议,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反正我是一头雾水,究竟“长期不登陆”是个什么概念,1周还是1个月还是1年?腾讯公司会告诉你,时间我说了算,因为“腾讯公司具有对以上条款内容的最终解释权”。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在QQ免费申请页面申请获得一个188988***的号码,该号码在正常使用一个星期多后,突然无法登陆,没有密码提示错误,就是死活不让登陆。在最近QQ 2004II beta1推出后,再次登陆,系统居然提示:“未放出的QQ行号码”!也就是说腾讯公司将该号码回收并囤积,专门用于发放给每月2元使用费的QQ行用户。
最近腾讯公司大大提高了其靓号租用费(相关页面:http://club.qq.com/act/lh/),将以往只需10元/月的靓号提高到360元/年(5位)、240元/年(6位),第二年开始以会员费用计费(10元/月)。根据腾讯提供的消息,目前5位靓号已经销售一空,还有部分6位靓号未售完。
腾讯在囤积号码? |
让我们觉得奇怪的是,为何6年以来,腾讯囤积了如此多的5位、6位靓号。大致分析一下其来源可能:
·QQ在当初免费申请的时候故意有所有保留,将某些号码设置为不可申请;
·其中一些号码因为“长期”不登陆被腾讯回收;
·因密码被盗用后处于申诉期或者申诉无效的号码。
而真相究竟哪一种更值得信赖呢?如果是第一个原因,QQ用户自然无话可说,也算是腾讯有“先见之明”。如果是第二个原因,这个“长期”就不知道腾讯公司是作何解释的了,我在腾讯主页上并没有发现具体规定。而最后一个原因呢?号码申诉功能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甚至曾经出现过在不到半个小时时间里,腾讯对某申诉号码做出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的情况。更有甚者,在号码丢失的申请期一周之后,该号码已经被腾讯作为某某活动的奖品……
让人尴尬的“号码申诉” |
关于腾讯利用QQ号码圈钱,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在QQ号码申请页面(http://qqx.qq.com/),以往用“免费申请QQ号码”标明的免费申请QQ号码的链接,前不久已经被更换为“其他方式申请号码”。这个不引人注意的改动,实际上可以彻底揭示腾讯的用心——一句话,尽量弱化大家“能够免费申请QQ”的意识,将用户引导到申请会员、行号码上。
腾讯对细节的“把握”真是“恰到好处” |
而腾讯的这一策略在我看来收效破为不错,至少我在询问身边的朋友时,他们大都惊讶的问我:还可以申请免费QQ号?!
罪状之三:霸王安装“矢志不渝”
最初的OICQ,安装程序只有几百个KB,“光杆司令”一个,如今它已经13.4MB(QQ 2004II Beta1),包括QQGame、Tencent Messenger、Tecent Traveler。其实QQ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即时通信软件,而是一个平台,一个运行在操作系统下的“小操作系统”。前不久腾讯为QQ发布了一个SP1,其命名规则让人不禁莞尔。QQ 2004中又出现了类似Windows操作系统的诊断日志、错误报告功能,看来腾讯真的是有些“大气”了。
不过让人可笑的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非得要你一股脑的往硬盘里塞上“高不成,低不就”的Tecent Traveler(有了Maxthon,谁还欣赏这个不伦不类的家伙)和并非八面玲珑的QQGame,而Tencent Messenger则已经被单独做为一个软件发布,你还得装上它,尽管它在网民中的口碑还不错。
好在你如果心思细密的话,还可以在其卸载程序中将这些无用的东西剔除掉,否则很难想像3721的网络实名和QQ谁会被骂得更惨。
卸载组件功能被隐藏在这里 |
找遍目前主流的即时通讯软件,国内的网易POPO、UC、IMU,没有任何一个提供了如此多的组件,即使是财大气粗,一向以“霸道”著称的MSN Messenger也会在安装时提示是否安装MSN Toolbar等组件。
其实QQ在安装组件可选设置上有过一翻反反复复,最初QQ不提供组件的可选安装,如果你要卸载掉这些组件,操作上非常麻烦,于是QQ木子版、珊瑚虫版大行其道。后来QQ借鉴了用户的意见,在程序中加入了可选安装。好景不长,最新版本的QQ腰板又硬起来:要用QQ,你不付出硬盘空间,也得付出附加的劳动代价。
与强盗式的安装相比,QQ对用户的实用特性倒没这么“大方”。QQ网络硬盘对普通用户提供16MB,邮箱提供5MB,而UC则相应为32MB,100MB。有意思的是,UC刚推出邮箱和网络盘后,QQ跟进也推出了邮箱和网络硬盘,现在据传UC即将将邮箱容量提高到1GB,不知道腾讯跟还是不跟?不过现在QQ的大肚邮已经“率先”推出1GB容量,当然,按照腾讯的惯例,这得收费。
罪状之四:欠网民多少个解释?
如果要评选腾讯公司诞生以来,其对网民感情伤害之最,我想排名前三甲的应该分别是:“钓鱼岛”风波、“剥衣服”风波、“律师信”事件。
其中“律师信”事件(腾讯公司对木子工作室发出警告)已属成年旧事,不提也罢。不过“钓鱼岛”和“剥衣服”风波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
今年7月份,一未网友在玩QQ游戏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在输入“保钓”、“钓鱼岛”、“南京大屠杀”等字样时,系统居然提示:“请使用文明用语”,而在QQ中诸如“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字眼也一并成为不文明用语。之后马上就诞生了两篇分别标题为《腾讯公司依然顽固挑战13亿中国人的爱国感情》、《腾讯公司,难道你认为钓鱼岛不是中国领土吗?》的帖子,一时间腾讯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风波的处理结果则是:腾讯公司首先在其论坛中发表道歉声明,称因为“不当技术处理”(具体原因是“我们在利用技术手段过滤一些不文明的漫骂用语时,因误操作导致个别词语进入了数据库,其中就包含了‘保钓’一词”),由于难以平息民愤,之后腾讯又在首页给出了这个声明,并连夜赶做了一个“保卫钓鱼岛”的专题新闻,以表示其强烈的爱国情怀。
对于这一事件,我相信腾讯公司肯定不会是有何特殊目的,而是其在制定过滤关键字库的时候自作聪明酿成的。管理过正规论坛的朋友都知道,对不该出现的字眼,一般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样本”,一方面尽量保证网民的言论自由,另一方面又要防止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兴风作浪。不过腾讯公司对这一事件显然是难辞其咎,而且在解释时显得非常的牵强,且没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告示天下。
同样让人忿忿不已的是,QQ秀本来作为免费使用的资源,结果在今年却出现了“QQ秀过期”的问题。面对被腾讯剥光的衣服,很多QQ用户哭笑不得,索性整日“光着身子”见人。对于这个问题,腾讯自有解释:“在QQ秀里,每件商品的使用期限为6个月,自购买当日开始计算,用户购买的商品过期后将被放入‘我的破衣篓’里,您可以在里面查找到您还想续费的商品,然后重新购买。”
现在还在提这些过往的不快,不是想揭腾讯的伤疤,人无完人,一个公司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不过似乎腾讯并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在刚刚推出的QQ 2004II beta1中,QQ将以往能够直接看到好友自动回复内容的地方删除,取而代之的是“QQ等级”。这个功能看似并无大碍,实际上“暗藏杀机”,由于不管你在线还是隐身,等级都讲累计叠加计算。这样一来,你的好友可以通过查看它来了解你最近的QQ使用情况,也就是说,QQ提供的隐身功能几乎成为鸡肋,甚至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这小子最近肯定偷偷上了QQ |
作者语:前一段我写了一篇关于《给QQ 2004II beta1更新泼五瓢冷水》的文章,有些网友觉得我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将我骂的灰头土脸。“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我今天又说一些关于QQ的是非。不过需要声明的是:不管切入点何在,腾讯公司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最典型、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这一点是任何人也无法抹杀的,当然也包括我。我不打算,也没有能力撬动整个产业的权威,只是表达一家之言,如有冒犯各位Fans的地方,还请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