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弹劾ERP:协同软件之2006杀手锏应用

    编者按:曾几何时,ERP火遍中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化浪潮。但岁月流逝,人们红色的热情在无数此失败后变得麻木,一切看上去都不再那么美好了。。。而就在刚刚逝去的2005年,一个年轻却历经沧桑的“家伙”伴随着那一年的新的钟声,以仿佛救世主的身份闯入了中国信息化的舞台中,并迅速窜红,红到一塌糊涂!这便是协同软件,它的魅力在05年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不过,伙计,这只是个开始,虽然我不能保证数年之后它将如何,生、演变、亦或死亡。。。总之,2006年的协同软件必将以王者之势俯瞰众生,其“臣民”无不大呼:协同软件之年降临了!

    【IT168专稿】“2005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这恐怕不是一句台词,而是所有厮杀在中国ERP战场主力的心声。随着客户从高端向低端的扩展,ERP面临着增长的新挑战。而与此同时,协同软件在历经了长达3-5年的孕育后,有望在2006年成为市场的杀手锏应用。

    对于中国许多信息化从业者来说,2002年可谓是发展中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一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发布的《2002--2003年中国IT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用友软件在ERP市场以21.6%占有率首次超过SAP,标志着国产ERP厂商开始超越国外对手。

    用友软件2002年销售规模创新性地达到了5亿元,是2002年唯一一个超过整体管理软件市场份额10%以上的企业。从软件产业地发展规律来看,这一年,正是ERP大中型客户纷纷国有化的开始。由此,奠定了后续两年ERP快速增长的基础。

    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02年ERP软件销售额首次超过财务管理软件,成为中国管理软件市场最大的细分产品市场。2004年,ERP软件占据管理软件整体市场49.5%的市场份额,比2003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2004年中国ERP软件市场销售额达23.98亿元,同比增长27.3%。

    ERP客户:由大到小的转变

    从2003、2004年开始起,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增长速度连续超出大型企业ERP市场增长率,成为拉动ERP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

    2003年,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销售额已经占到了ERP市场销售额的68.2%,中小企业市场同比增长速度达到24.2%,大幅超过了大型企业市场18.7%的增长速度。

    而中小客户在购买决策上,也表现出不同特点。赛迪顾问2004年中小企业采购行为研究表明,在影响ERP选型和采购的关键因素中,ERP软件的可用性、价格以及售后服务能力分别以76.1%、70.5%、68.3%的比例成为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三大因素,其次才是品牌、咨询实施能力、应用案例以及产品升级等其它因素。与2003年相比,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小企业对产品价格和厂商品牌的关注程度分别下降了13.7和10.2个百分点,变成了第二和第四关注的因素。

    因此,许多厂商都感言,进入2005年,制造业基本饱和,传统政务大单也逐步收尾,只有随着金融业的改革深入,会出现上亿元的大单,以往动辄千万的辉煌情景,恐怕难以再现。

    2006协同年系列文章推荐: 2006协同软件年之“井喷”的05年

    如果您对ERP、协同或其它企业软件有话要说,请联系yan-sir@163.com 
    QQ:298918182      MSN:
yan_sir_82@hotmail.com

    2006,ERP告别高速发展期

    客户结构的变化,单项销售金额的下降,都表征了ERP发展正在进入全新的阶段。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认为,2002-2005年是中国ERP软件市场的发展期,而2005年以后,中国ERP软件市场步入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管理软件的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国内外厂商的较量也将在那时见出分晓。用户对管理软件也有自发的需求。

资料来源:CCW Research,2004/01

    这意味着,ERP软件将告别发展期的强势特征:稳定快速地增长、市场容量急剧扩大。在成熟阶段,供应商、用户将趋向成熟,并形成较为理性的消费关系。

    而在全球软件市场,亦有声音表示,ERP增长速度将放缓,市场调研公司AMR认为,2005年ERP市场增长率将由2004年的14%骤降至3%,直到2006年后才会有所回升。

    2006协同年系列文章推荐: 2006协同软件年之“井喷”的05年

    如果您对ERP、协同或其它企业软件有话要说,请联系yan-sir@163.com 
    QQ:298918182      MSN:
yan_sir_82@hotmail.com

    协同软件:下一个杀手锏应用

    ERP告别井喷时代,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利润率下降。2005年3月29日,国内最大的两家管理软件厂商用友、金蝶同时发布了2004年的财报。与上一年度相比,两家的营业额尽管都在上升,但净利润却持续下滑,折射出目前国内管理软件行业的普遍危机。根据财报显示,用友公司2004年度的营业额为7.2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69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3%,而金蝶公司4.4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549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

    而作为ERP厂商的“地方军”,各大代理商的反应是最为迅速的。一位在南方地区做了5年ERP的代理商开始悄无声息地开始代理起了协同软件。协同软件实施相对ERP容易,而现阶段,竞争尚不像ERP那么白热化,至少从目前看来,协同是一个正处于上升态势的明星产品。

    “处于发展期的产品一般利润较厚,虽然开发起来有些难度,但从销售量与销售额的乘积来说,还是总额最大的。”软件代理商一语道破天机。

    与ERP的增长放缓相比,中国协同软件发展势头强劲。据IDC、Gartner等权威分析机构的统计,早在2001年美国协同软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至5%,与ERP、CRM等管理软件的缓慢增长相反,协同软件的年增长率高达15%.协同软件将成为继Office之后软件产业最大的一次发展机会,我国协同软件的市场份额将占全球的5%~8%。

    事实上,在2004年我国协同软件的整体市场份额已经远远超过了CRM,专家预测,到2006年协同软件市场规模将赶超ERP。

    协同软件的兴起,并不是偶然,它是对刚性ERP管理的有力补充。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规划,它是对企业的资源管理,例如物料、设备、资金、劳力等严格规格化、流程化的管理。但刚性的ERP无法进行柔性的关系处理,比如,对客户关系、员工关系等企业哲学、文化层面的管理。ERP规定了的,很简单,按照它办。但是,ERP没有照顾到的,或者,难以建立严格的流程和规范化的行为准则的范畴,企业或机构往往需要有一套更为灵活的平台来进行沟通和知识共享,这就是协同。

    在ERP平台上,领导不可能问候员工生病的小孩,而在协同平台上,这正是双方能够大有可为的地方,甚至,一个问候能够自动带来一张假条、补贴金等。俗话说,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协同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灵活而不失规范地“激活”员工和合作伙伴,从而产生惊人的生产力。

    2006协同年系列文章推荐: 2006协同软件年之“井喷”的05年

    如果您对ERP、协同或其它企业软件有话要说,请联系yan-sir@163.com 
    QQ:298918182      MSN:
yan_sir_82@hotmail.com

    2006,协同软件年

    事实上,不论渠道商的转型也好,厂商的吆喝也罢,抑或是咨询顾问的第三方报告,它们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的发展趋势。2006年协同软件市场真正将出现“井喷”,源于如下因素:

    1、用户

    从目前信息化的应用情况来看,用户对协同软件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都非常惊人。在2004年~2005年,协同软件的用户多为大型企业(集团),没有全面部署OA协同的用户更倾向于采用协同软件。这也反映了用户在认知协同上面,仍然与OA有一定差异。不过,令人感到乐观的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起,随着协同软件主流厂商泛微、用友致远、点击等渠道力量的加强,采用协同软件的销售型企业、服务型企业增多,他们开始认识到了协同真正带来的无形增值。市场化客户的介入,代表着协同软件市场将真正迎来发展高峰。

    2、国家政策

    除了用户自发需求的提升外,国家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视也将促进协同软件的快速发展。

    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生产的商品占社会销售额的58.9%,货物进出口额占68%左右,上缴税收占48.2%。目前,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占66%和82%。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就业扩大的生力军。

    2005年8月8日,在国务院信息办指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信息产业部正式启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有关机构和媒体参照“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培训课程大纲(试行)”的要求,在青岛、合肥、宁波、新乡、杭州、温州、西安、武汉、大连等城市开展了巡回培训,从传授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提供服务,仅一个多月时间,共培训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1500多人(平均每班150人),受到当地政府和中小企业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5年12月中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亦明确表态,“十一五”期间,将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种种情况都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将成为重中之重。《中国计算机报》撰文指出,“无力上ERP 中小企业更应使用协同软件”。

    2006协同年系列文章推荐: 2006协同软件年之“井喷”的05年

    如果您对ERP、协同或其它企业软件有话要说,请联系yan-sir@163.com 
    QQ:298918182      MSN:
yan_sir_82@hotmail.com

    3、产品细分

    除了用户、政策外,产品的细分也成为驱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用友致远提出了“产品型”协同的口号,泛微针对低端用户推出了不同版本的产品,而某些新兴的协同软件产品,如新锐互动的“协同锦囊”,更是提出了针对销售型企业的协同方案。

    4.渠道扩张

    2005年,泛微、用友致远、点击等纷纷进行了渠道的招募,从而使得协同软件真正由直销走向直销和间接销售相混合的模式。在中国地方软件市场割裂的情况下,渠道扩展将决定了协同软件必将在2006搅动一江春水。

    5、供应商增多

    除了诸如浪潮等集团厂商和一些新兴的国内厂商进入协同市场外,国外巨头也都纷纷发力。微软在美国启动OFFICE Online战略,在国内设定了SMB部门,正式进军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2005年4月,在Lotus Notes 20年纪念之际,IBM向业界展示了其协同软件Workplace的整合效能。新一代的Workplace协作平台不仅整合了Notes/Domino的OA和邮件系统,还完整地融合了ERP、CRM等应用。IBM在推出Lotus Workplace时,向中国用户推出了协同软件免费试用活动,以进行数字化圈地。而Oracle公司负责协作套件的副总裁Greg Doherty也声称,“Oracle是唯一提供全面协作基础平台且集成实时协作工具和内容管理软件为一体的公司。”

    众多市场因素,形成了2006年协同软件的空前利好。然而,作为厂商来说,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普及教育仍然是需要越过的坎,如何应对协同对ERP等传统管理软件的冲击,也需要相当的平衡功夫。无论如何,用户端发出的信号,有足够多的理由让我们期待2006协同软件年的精彩。这,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运动,没有大张旗鼓的操作,但却如同春雨般让世界惊讶,协同的柔性管理魅力将极大彰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意境,也不过如此罢。

    2006协同年系列文章推荐: 2006协同软件年之“井喷”的05年

    如果您对ERP、协同或其它企业软件有话要说,请联系yan-sir@163.com 
    QQ:298918182      MSN:
yan_sir_82@hotmail.com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