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资讯】2006年底,台湾海域的地震,让人们感觉到了互联网的脆弱。在这次地震中,中美海缆、亚太一号、亚太二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了中断。一时间,台湾,韩国,日本,菲律宾,甚至连印度的呼叫中心都受到了麻烦;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美国网站以及服务都无法服务,有些网站虽然可以勉强登入,但速度变得慢如蜗牛。
只有Google是个意外!在俨然的信息孤岛中, Google搜索引擎、Gmail邮箱以及Google旗下的许多服务都能够在国内正常访问。Google Talk成为许多商务人士和媒体工作人员最得力的网上通讯工具。事后,人们纷纷追问,究竟依靠什么,Google实现了这一点。
其实,连接中国与亚洲、美国以及欧洲的电缆有好多系统。台湾地震损害了一些海底电缆,但并不是所有的电缆都出现了问题。这个时间段内,从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服务,就取决于提供该服务的这个互联网公司或者ISP购买的是哪些电缆系统,在地震中是否受到损害。
如果发生了损伤,服务自然就受到了影响。这很容易理解;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国际连接虽然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但是过多地负载了从其它损害的电缆转道而来的信息,这就造成了交通堵塞。总的来说,当中国用户试图接入国际互联网,连接他们和他们想访问的网址的ISP状况,就决定彼时彼刻互联网体验是否流畅。
或许,Google的电缆也有些损伤,但它一如既往的流畅服务在于,Google使用了多网络连接。简单来说,如果某个数据中心出了故障,或因网络问题无法访问,Google 系统会自动选择其它的网络路径,由其它数据中心无缝地提供服务,用户将感觉不到服务中断。
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在设计和实施时,Google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充分考虑了冗余要求,不会因为其它线路的拥挤而变得缓慢。所以,Google的中国Fans们感觉不到任何地震引起的变化。
为什么Google成了一个特例呢?这要从多年前的历史说起。
2002年2月,Google的一个数据中心的主电源跳闸,Google瘫痪了将近1个小时。有了这次教训,Google就改变了自己的文件系统。
变化之一是,如果遭遇损坏,即便一个拥有80台电脑的支架被断开连接,Google也能迅速完成再一次的备份,而且,并不中断正常的服务。实际上,按照霍茨勒的说法,Google的“每台服务器都有50个备份”。变化之二,就是采用了以上所说的了多网络连接,防止出现诸如台湾地震引发的网络中断的状况。
貌似简单的设计,其实并非那么轻松。除了需要购买额外的网路外,强大的技术设计必不可少。时至今天,专家依然在电视中和网络中探讨海底电缆修复的艰难。由此,我们不由得对给我们带来好的体验的技术心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