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灰鸽子突然死亡 谁来打扫一地"鸽毛"

    【IT168 评论】近日,一场轰轰烈烈的阻击灰鸽子行动,以灰鸽子的突然死亡,金山公司取得胜利,暂告一段落。然而,灰鸽子已死,软件市场却是一地鸡毛。灰鸽子事件难道就这样草草收场吗?网民的感情就这样无端随意任其玩弄哪?有关执法部门权威何在?

点击进入“灰鸽子”病毒防杀专题

    灰鸽子突爆崩谁来了后事?

    3月21日晚,也就是金山遭遇灰鸽子报复后第7天,记者在灰鸽子工作室看到了这样的“公告声明”。

灰鸽子工作室的声明(点击看大图)

    从这则声明中不难看出,灰鸽子也是以“受害者”自居,它是遵纪守法的软件公司,而且获得了国家证书之类云云。并且“劝告那些利用远程控制技术进行非法行为的不法分子应立即停止此类非法活动。”

    如果仅仅以软件功能考良,灰鸽子无疑是一款优秀的远程管理软件,问题的焦点是这种软件究竟该卖给谁?是真正需要的人,还是卖给了不法分子?软件在购买人及购买用途上没有监管,如果解决了这一难道,能够对所有购买软件人的行为进行监管,我们有理由相仿这款软件还是可以发挥他的作用。

    灰鸽子宣布死亡究竟是自己没有能力监管,还是做贼心虚呢?如果仅仅靠发布一个声明或者发布一款卸载软件就推卸掉所有的责任,是不是有点过于简单呢?我们希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司,不仅仅是一走了之。

    同时,对于已经花钱购买了软件的用户,如果其目的是为了工作或研究之用,灰鸽子的“突然死亡”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呢?软件购买者也完全可以讨个公道。

    灰鸽子死亡后留下的破摊子谁来收拾?谁来维护网上消费者的利益?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有关监管部门,又在哪里?

    国家计算机应急中心为何否认灰鸽子?

    3月14日,灰鸽子大肆向国内著名的杀毒厂商报复性的袭击,造成该软件公司的官方网站被黑长达3小时,金山总裁雷军向媒体称,连夜已经向有关安全部门报了案。但是,在3月16日记者电话采访位于天津的国家计算机应急中心时,不肯透露姓名的该中心工作人员对“灰鸽子事件”矢口否认,我们在其官方网站上也没有看到任何与灰鸽子的新闻或评论。

    灰鸽子被媒体爆炒一个星期后的3月23日(灰鸽子已经死亡2天),记者再次采访国家计算机应急中心时,一名工作人员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灰鸽子不仅仅没有大规模发生”,而且“灰鸽子病毒的危害是熊猫烧香的10倍。纯属于误导,危害根本没有那么大。”

    当记者问金山软件公司被灰鸽子报复事件,作为国家计算机应急中心应该怎样看?该先生很冷淡地说“这是杀毒厂商之间的事情,与我们关系不大。”

    记者问“不是说金山公司已经向你们汇报这个事情了吗?”,该先生以“不是我们部门管的事情”为由,挂断了电话。

    作为国家计算机应急中心,灰鸽子事件前后闹了一周多,非但在官方网站上没有任何声明外,还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极力回避。为什么要回避灰鸽子呢?

   “我们作为权威机构,要公布真实的确凿无误的信息,对不确定的厂商发布的消息,我们当然不会采纳。”

    应急中心的解释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对于社会上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计算机安全事件不闻不问,难道就心安理得了吗,其职责究竟何在?!虽然由于灰鸽子的突然死亡,本次事件暂时划上了句号,但之前造成的网络恐慌无疑难逃其咎。同时,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计算机安全应急处理流程空白,目前没有任何相关部门出面澄清。今天有“灰鸽子”,明天是否有“蓝麻雀”?

    “灰鸽子”是真死还是假死?

    灰鸽子宣布“死亡”,金山公司“剿杀”灰鸽子取得阶段性的胜利,金山承诺对残敌仍然会继续“追杀”。“拟将剩勇追穷寇”固然值得称颂,但是到哪里去追杀这个来去无踪的恶魔呢? 

    一条这样的消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北京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金山毒霸联合发布2007年3月23日的热门病毒。

   “守望者”变种UC(Win32.Hack.Watcher.uc) 威胁级别:★★ 

    该病毒跟近期流行的灰鸽子病毒相似,都是恶意后门程序。它会在受感染机器上开启端口,使黑客成功连接后便可以接管电脑上的所有功能,并进行多种危害性操作,如窃取电脑上所有的有效信息、终止指定的进程、连接其他站点下载病毒等。虽然该病毒的隐蔽性不及灰鸽子病毒,但足以使受感染电脑成为一头网络僵尸,完全听命于黑客。

    该病毒与灰鸽子相似,到底是不是灰鸽子的“化身”呢?网民只能听其解说,不得而知。

    如果灰鸽子真的是死了,大可以拍手称快,但是万一转入了地下,或者伪装起来,那该怎么办呢?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针对这么大的一个网络事件,有关方面必须及时出具调查证明,给网民一个满意的答案。对病毒任由其说,只能是越描越黑,网民越听越糊涂。

    百度一下关键词“灰鸽子”,可以找到相关网页约1,870,000篇,Google则有1,120,000项。“灰鸽子:四面楚歌的黑色帝国”,“灰鸽子很严重 国家应立法”……媒体对灰鸽子事件的关注无可厚非,但部分媒体完全娱乐性报道从一个侧面也成了社会恐慌的帮凶。

   中国软件市场的法律一日不健全,监管一日跟不上,“灰鸽子”的恶作剧一日便不会终结。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