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imo助南信院 力克高校沟通“顽疾”案例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信院)是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国有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设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微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通信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数控模具系、外语系等八个系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一、南信院信息化建设三次“蜕变”  仍陷沟通泥沼
  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主的南信院,在高校信息化方面就做出了特色。南信院以“学校网站+BBS”为平台,搭建学校与师生沟通的平台;用ERP系统为学校的后勤管理做保障;通过OA为学校的行政、老师之间搭建协同办公平台。

  尽管三个系统相辅相成,但是南信院在信息化实践中仍然遇到了诸多问题:

  1、“学校网站+BBS”发布的通知常常无法及时提醒到用户,特别是学生放假、毕业生实习期间这种问题尤其严重。

  2、“学校网站+BBS”无法使学生在外地实习的同时与学校老师及时的联系,老师用电话通知费时费力效果不佳。

  3、ERP与OA系统都只能实现局部的沟通,行政人员与老师出差时都无法随时随地与学校进行交流。

  4、学生向老师提交作业,常常发生U盘携带的病毒致使学校电脑中毒事件。

  而南信院分析上面的问题后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校没有一个可以让所有教职工与学生在何时何地都能线上沟通的渠道。

  二、南信院:沟通渠道的选型思考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沟通渠道,南信院的信息主管陈松进行了调研,他发现启用现下最实用的即时通讯工具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什么样的即时通讯工具才是适合于学校使用的呢?

  陈松首先想到了QQ,可陈松发现QQ没有学校架构的组织关系,用户的名称也都是非实名制的昵称,在交流的时候根本无法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学校在使用与管理上都不方便。

  随后他寻找到了可专属学校使用的企业即时通信软件。但他了解到企业即时通信软件通常分两类:一类是不需要用户企业安装服务器,只需要向服务供应商申请就可以了,如imo;另外一类是需要在用户配置服务器,并且安装软件、提供宽带的发布,如RTX(腾讯通)。为了找到最适合南信院的沟通工具,陈松开始先后试用RTX和imo,并对此进行了比较:

力克高校沟通“顽疾”案例

  进行对比试用之后,陈松发现imo更适合学校使用,为此他开始在全校推行imo。

  三、启用imo  南信院实现高校沟通建设“新蝶变”
  陈松从imo官网上注册了企业帐号,下载客户端,建立学校组织结构树,以学校部门行政与学院为单位,为每位教职工与学生分配帐号,并积极号召教职工与学生上线。而学校上线之后,陈松发现不仅之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还给南信院的师生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imo界面图示:组织结构树一目了然)

力克高校沟通“顽疾”案例

  组织结构树——学校如此清晰:高校学生不了解自己的学校和老师,一直都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而imo和行政级别一致的组织结构树,能把所有教职工、学生和学校院系都在组织结构上呈现。南信院的学生们在登录后可以直接了解到学校分布的具体状况。同时通过这个组织结构树学生们也可以随时找到自己的导师与同学进行沟通。

  异地登录——学校就在身边:就如上面提到的一样,学生与教职工只要离开学校就无法及时的与学校取得联系,而imo采用的平台模式,使得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能上网就能就能即刻登录imo。

  操作便捷——师生随时互动:imo的操作非常简单,只要会上网,就会用imo,无需IT进行培训,而imo跟QQ一样也有文字沟通、在线传输、图片发布等沟通功能,学生使用起来十分容易上手。平时,学生与老师平时可以随时在线沟通,交作业也可以直接在网上传送,既节约了时间也降低了风险。

  协同办公——沟通也很专业:imo不仅能如QQ一样在线沟通,还有QQ没有的诸如电子公告、企业短信、电子白板、群、远程协助等协同办公功能。学校有了通知,直接可以在imo上发电子公告,不在线的人员也可以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出,再也不会出现漏看通知的情况。教研组有了课题需要讨论,也可以通过群、视频会议、电子白板来进行,在无需都到地域与人员的限制。

  可以说imo的启用,为南信院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打开了新的局面,连该校的团委书记也发出“imo很强大”的感慨。

  四、imo,更懂办公沟通!全免费、注册即用
  imo(www.imoffice.com)云办公室(统一通信平台)历经5年的卓越研发和试运营,于2010年底正式商业运营。与QQ面向5亿网民提供休闲聊天服务不同的是,imo云办公室是为全国的600万企业(2.2亿办公人群)提供专业纯净的办公沟通服务。与QQ相同的是,imo云办公室也是全免费、注册即用的。

  目前,imo云办公室已经成为全国企业(政府、学校)日常办公的首选沟通工具。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到赵本山的本山传媒,从服装行业的杉杉控股到物流行业的申通快递,从中小学校到各级政府组织,从几十人的中小企业到中纺机、恒大地产、中国联通等近百家上市公司……全国各行业的办公人群中遍布imo的身影。

  有疑问,有建议,想交流?关注imo官方微博(http://weibo.com/imoffice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