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木马盗走2700万 专家支招防御电信诈骗

  【IT168厂商动态】近日,广州番禺区女商人遭遇电信诈骗,损失2700万巨款,这也是全国首家反信息诈骗联盟在深圳成立以来,广东破获的最大涉案金额电信诈骗案。此案再次引发全社会对电信诈骗的重视,年关将至也是各类诈骗案频发的时间,如何识别诈骗,更好地防范电信诈骗成为很多市民关注的话题。

  案件回放

  35岁的受害事主黄女士向番禺区警方报案。黄女士10月22日在家中接到了自称是某市“公安局警官”的电话,称其身份资料泄露,涉嫌洗黑钱。该“警官”告知黄女士“你原有账户不安全,最好马上开通一个网上银行把钱转移进新账户内”。黄女士认为这是把钱转进自己的账户,就放松了戒备将钱转入网银账户。之后,该“警官”又劝告黄女士上网下载一个“网银账户安全卫士”,以保护资金安全。

  10月31日,黄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网银账户里的2700多万元全部被人转走了,惊慌之下急忙报警。警方经过调查证实,此前与黄女士联系的某市“公安局警官”是电信诈骗分子。对方要求其安装的所谓“网银账户安全卫士”实际上是一种植入木马病毒的网络远程控制软件。事主下载安装后,诈骗分子通过木马程序网络远程控制事主的电脑,进行资金转账操作,将其网银账户内2700多万元全部一转而空。

  安全专家解读

  对此,腾讯安全专家表示,此案是典型的“社会工程学”电信诈骗案,冒充公检法进行作案,而且在全国各地都频繁发生,而且诈骗分子利用更加高科技的“木马病毒”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然后实施网银转账操作,这也当前比较新型诈骗方法,值得广泛关注。

  随着网银、手机银行的普及,通过木马病毒实施诈骗抢钱的案件越来越多,很多网银用户、网购用户、支付宝用户中招。通过聊天工具和短信内置钓鱼网址、网页挂马方式、手机应用和游戏内置病毒等方式,将木马病毒“种”到一些用户的电脑、手机中,然后木马通过后台在受害人使用网银转账过程中,秘密截取网银转账信息,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篡改转账金额,将受害人网银资金秘密转入到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中,然后通过购买虚拟货币置换为现金。

  专家支招

  面对技术手段越来越高明的电信诈骗,安全专家提醒:

  目前,电信诈骗方法很多,让用户防不胜防。首先,不要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除了被病毒偷偷转账外,很多被骗者都是轻信骗子的谣言和恐吓,自动转账给骗子,所以不向任何陌生账户转账可以减少被骗的概率。

  其次,不要轻易点开任何聊天、短信中的陌生网址。这些网址很可能是钓鱼网址,或者内置木马病毒,一旦点开就可能导致电脑、手机中毒,最终威胁网银、支付安全。

  再次,安装专业安全软件可有效的防御病毒入侵,并可对钓鱼网站、木马程序有效识别。腾讯电脑管家、腾讯手机管家是目前用户使用最多的PC和手机安全软件,精简、易用、安全无骚扰。

  最后,产业链各方携手是根治电信诈骗的最有效方法。早在2013年底,腾讯电脑管家、手机管家联合广东省公安厅、深圳网警反信息诈骗举报专线、三大运营商、银行等行业机构和企业,成立了国内首个反信息诈骗联盟,腾讯将贡献出全球最大的恶意网址库、5600万恶意电话号码库与反信息诈骗联盟共享,并通过标记诈骗电话和短信、数据共享、侦破案件、安全防范教育等深度合作,向日益猖獗的电话短信诈骗发起全面反攻。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