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腾讯江波: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IT168 资讯】——2015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正式发布

  “微信将不忘初心,坚守信念,努力打造合法合规的互联网健康生态”,2016年1月11日,微信在广州首次发布《2015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向侵权行为亮剑。白皮书显示,近一年来,微信共处理涉知识产权案件1.3万件,其中,原创声明功能保护了515万次原创申请,品牌维权平台处理了7千多例涉嫌售假举报。腾讯法务部总经理江波在会上表示,未来微信将考虑把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语音、视频等,并了扩大品牌维权平台的邀请范围,“致力于推动互联网版权保护由‘被动时代’跨入‘主动时代’,涤清版权生态,营造文明的内容产业环境。”

  保护原创,绝不欺骗用户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会议上,微信之父张小龙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微信的价值观,“用户价值第一位,看起来像是老生常谈,让好产品和坏产品拉开差距。但是在微信平台里,这是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我们不是要多做多少事情,而是要挡掉多少事情”。他坦言微信会做很多事情才能保护用户,因为微信绝对不可以骚扰用户,“我们去年花了很多时间保护原创。原创很好,但从bbs到博客,在互联网上难以获得回报,这样会使得劣币驱逐良币,有才能的人不会发挥才能。”如今,微信公众平台日均浏览量(PV)超过30亿,赞赏的账号总收入超过两千万元,流量主总收益超过10亿元,微信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内容媒介之一。然而,公众号也是知识产权侵权投诉高发区,是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领域。

  张小龙坦言道:“从任何一个公司内部说,欺骗用户很容易,但是我们说不对,这样会把用户赶跑。从诞生第一天,公众平台的价值观目标就是要让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发挥出价值。在非互联网时代,即使你做的很有价值,也很难触发你的用户。所以,我们希望有创造力的东西出来,而不是只有流量。”

  线上投诉机制,开辟“智能维权”通道

  微信自诞生以来,优质的内容激活了“全民阅读”的新景象,然而,一些不法之徒也开始“顶风作案”。2014年6月19日,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广东首例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侵权案,相关案件逐渐涌现。到了2015年,“公众号抄袭”、“盗用他人名义发布虚假消息”以及“涉嫌售假”等现象逐渐进入公众眼球,打击不良行为,建构健康完善的内容生态成为了微信用户的共同追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张平认为,“腾讯微信白皮书中秉持的‘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相结合、实现审查与事后救济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企业自治方案,它不仅将许多知识产权纠纷化解在微信服务的过程中,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典范。”

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为此,微信制定了一套知识产权保护的组合策略。在操作上,用户可以通过多方位、规则透明且方便可操作的线上保护、投诉、后台执行操作的全自动化流程;而形式上,权利人从以往书函投寄送达的模式升级为全电子化的互联网线上投诉模式;效率上,线上的维权机制大大提升便捷度以及效率,使投诉双方可以及时跟进动态,一改信息发布平台侵权投诉处理周期长、流程不清晰、处理结果难以获知的弊端。通过主动保护和被动保护结合、事先防范与事后救济并用等组合策略,微信开启了维权“新常态”。

  “白皮书阐明了微信的法律性质,明确了微信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详细说明了公众账号用户和个人账号用户的知识产权保护侧重点;介绍了微信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保护概况和成效;提出了建议并附上了典型案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玉烨对白皮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侵权投诉递增,用户维权意识渐强

  多重组合的维权策略让微信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立竿见影,微信处理的侵害知识产权侵权投诉数量,伴随着各类侵权投诉电子流程的上线和优化呈持续增长特征。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导齐爱民称:“腾讯公司作为重要的营运商,不仅向世人宣示社会责任的担当,也为同类型企业该如何来付出这份担当首次(至少在国内是如此)做了全面而详尽的规划。“

  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针对个人帐号的投诉呈现出较大的涨幅。在针对公众帐号的投诉中,商标权投诉和著作权投诉相差并不大,约10%,而针对专利权的投诉占比非常低,约0.1%。侵权投诉案件量的上涨反映了微信用户日渐增强的维权意识,主要原因是全电子化流程侵权投诉系统的开通,使得上线和程序简化使投诉更简便、快捷。与此同时,相关保护措施逐步被微信用户和权利人所了解和运用,他们切实感受到侵权投诉流程的可用性,因而执起手中的维权武器。

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2015年12月31日,在微信团队的支持和参与下,知乎正式发布“微信公众号侵权投诉系统”,通过人工审核对接的形式对知乎用户所举报的侵权内容进行处理,共同开辟了绿色维权通道。其创始人&CEO周源表示:“感谢怀抱共同价值观的微信的开放态度及数据支持,这对中文互联网整体的内容创造及传播起到积极的影响。”

  上万例投诉案中,商标权著作权各占一半

  白皮书显示,微信收到针对微信公众帐号的投诉超过2.2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投诉超过1.3万件,占比达到60%;针对微信个人帐号的投诉超过1.2万件,其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投诉有200多件,比例仅为2%。

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从发布数据看,无论对个人帐号还是公众帐号,商标侵权的投诉在三种常见知识产权投诉中都是最多的,其次是著作权领域,而针对专利侵权的投诉数量均较少。针对著作权纠纷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各大自媒体账号转载他人作品,但不注明作者,不注明来源媒体;其二是未经授权,转载内容,尽管注明作者及出处,但并非通过合法渠道。其三是未经得权利人同意便“摘录、整合”他人作品,属于侵犯著作财产权中的汇编权。而针对商标权纠纷而言,擅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为均是侵权处理的重点。

  朋友圈中,摄影作品侵权占绝大多数

  在著作权侵权投诉的细分领域中,针对公众帐号的投诉内容主要为文字类,约占601%;而针对个人帐号的投诉内容,则以摄影作品为主,约占67%,二者之间差异源于产品本身的特点。

  公众平台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其中以文字作品最为常见,也最易遭到侵权。朋友圈是个人用户使用微信的重要场景,以发布照片为主,因此针对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占据绝大多数。

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原创声明功能保护515万次原创申请

  2015年1月23日。微信上线“原创声明”功能,正式惩罚公众号抄袭现象,此令一出,数万个冒名侵权帐号被封号,独创功能广受好评。数据证明,原创声明功能在保护著作权方面着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其上线的第一个月,全篇转载原创文章且被标注来源的文章数即突破22万,最高的月份(2015年7月)这一数值更是逼近80万。

  2015年2月至2015年11月十个月间,原创声明功能保护了515万次原创申请,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微信对原创作品及作者的515万次保护,是优质原创文章藉由转载帐号进行的515万次曝光。

  在获得原创声明功能之前,某财经媒体公众帐号经常受到原创文章被“挪为他用”的困扰,后来获得原创标识后,系统对其文章进行了智能识别,不再轻易地被复制转载。此外,微信用户一键跳转该公众帐号关注页的功能也帮助其赢得了更多关注用户,增长速度提高了约230%,极大地扩大了该帐号的影响力。

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品牌维权平台处理1.7万例举报

  2015年以来,微商的异军突起也逐渐暴露出品牌侵权的乱象,大量出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负面新闻时有发生,于是微信正是上线品牌维权平台正式,联动国际知名品牌商,重磅打击售假帐号,还微信健康的交易天地。

  “截止目前,已有44个商标权人接入平台,如路易威登、香奈儿等国际知名品牌商,涉及商标100余个”,江波在会上分享品牌维权的数据,”我们处理了涉嫌售假举报1.7万余例,经品牌方专业鉴定后处理7400余例,封禁了7000余个售假微信帐号,不予姑息。”

解密515万次微信原创保护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丛立先教授不禁为白皮书点赞:“这是微信响应国家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一次有益尝试,是腾讯公司带动6.5亿微信用户和更广大社会公众实现更好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正能量!”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