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儿童自适应学习OS babycan Edu OS发布

  【IT168 应用】近日,个性化早幼教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百看早教babycan宣布,将与美国丹佛大学终身教授Toni W. Linder(儿童发展领域知名专家)合作研发的babycan Edu OS 儿童自适应学习系统开放给第三方使用。这一产品的发布,标志着在线儿童教育领域的竞争与发展,从早期的内容竞争迈入到了重新建构知识图谱和儿童发展体系,利用先进教育体系和自适应学习算法重塑儿童学习的竞争上来。

  在线早期教育未来会是怎样?儿童自适应学习系统的难点是什么?它会给第三方带来什么价值?百看早教有什么野心?芥末君深入百看早教,为你寻找答案。

  在线儿童教育的两大变化:拼质量和拼科技水准

  1、家长对内容的需求从追求数量到追求品质的变化

  2012年以来,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应用市场涌现了众多儿童教育应用的开发商。按照用户导向,可以将儿童教育类产品分为两大类:以家长为用户的产品,如宝宝树、叽里呱啦、百看早教;以儿童为用户的产品,如宝宝巴士、小伴龙、多纳学英语。

  我们发现,在所有app开发商大量生产内容后,家长开始困惑如何筛选优质的教育内容。根据2016年家长帮和艾瑞咨询的联合调查,家长们对教育内容的需求,不再是以多为优,而是朝着符合身心发展阶段的科学教育和符合自己孩子兴趣和发展特征的个性化教育的方向发展。

  2、儿童发展架构的构建从以教师经验为中心转向以科学引领儿童发展为中心

  百看早教创始人李白表示: 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这件事情需要科学的儿童发展架构规范和用户数据的反馈。其中,科学的儿童发展架构构建的挑战是,过往早幼教都是以教师经验为中心的内容架构方式,而现在需要向基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儿童发展为中心的儿童发展图谱架构方式变化。举例说明,在为孩子选择内容时,出发点不再是“ 4岁的孩子就应该学习孔融让梨”,而是“怎样帮助48-60个月的孩子学习和掌握’提出解决社交冲突的办法,愿意接受成人或同伴的意见’,发展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符合自己孩子的兴趣和发展特征的个性化教育,就是基于由测评等多种形式构成的数据采集,帮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现在发展的如何”、“跟过去相比如何”、“和同龄孩子比较如何”,并给家长“下一步做什么”的指导和建议。

  babycan的“初心”

  在众多的app开发商中,面向家长用户的百看早教babycan是2015年6月发布的,按照儿童发展架构去规划和制作了1000个有趣好玩的亲子游戏,为每天都发生的亲子陪伴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正是因为这样的独特定位,发布后受到了广大家长用户的广泛关注。

  这体现出了百看早教的两位创始人李白和万鹏创立项目的初衷,通过教育和技术的结合,做面向未来的早期教育,真正的实现个性化早期教育。这次儿童自适应学习开放平台babycan Edu OS的发布,正是朝着这个愿景迈出的新的一步。

  李白认为,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最主要的学习形式。在百看早教的教育体系中,每个孩子在最初使用产品时都能得到适应自己年龄发展阶段的亲子游戏方案,随着用户兴趣和反馈数据的不断累积,产品会变得更懂用户,给孩子最感兴趣,最适合自己发展情况的游戏。用教育的语言说,百看早教帮助孩子进入的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高于孩子当前水平,又最容易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个“度”非常关键,如果拿捏不准,过易或者过难的目标都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而对于家长来说,百看早教屏蔽了一切复杂性。家长只需要使用得到的个性化游戏推荐就行了,不需要学习复杂的教育原理。通过简单的反馈,还能得到孩子的成长报告,把孩子的发展情况掌握的清清楚楚。

  实现个性化早教需要自适应早教系统

  个性化早教是家长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早教需要自适应早教系统。是否能做好自适应早教系统,一方面取决于儿童发展图谱的建立、知识颗粒的切分和算法匹配逻辑,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发展与评测数据的采集和发展状况的准确评估。

  1. 儿童发展图谱——从儿童发展图谱的细分程度到内容分类体系

  儿童发展图谱的建立、知识颗粒的切分和算法匹配逻辑不是一日之功。百看早教儿童发展图谱分为6大发展领域,8个不同的年龄阶段,涵盖了259条发展线及1500个发展点,这个图谱是babycan Edu OS的理论依据和底层架构。儿童发展图谱的细分程度,决定了个体发展模型画像的精确度。和Toni W. Linder教授的合作,加速了百看早教的儿童发展图谱在专业度、细分度和精准度上的研发。

  

  美国丹佛大学终身教授Toni W. Linder和babycan研发团队

  Linder教授是美国丹佛大学终身教授,儿童发展和儿童游戏的顶尖学者,曾任美国总统办公室教育顾问、美国开端计划(Head Start)的核心组成员。Linder教授在美国近40年的“在游戏中发展儿童,在游戏中评价儿童”的儿童发展与评估研究,和百看早教的愿景不谋而合。提到Linder教授对百看儿童发展图谱的价值,百看早教创始人李白表示:“这就好像我们给孩子拍照的手机像素从300万变成了3000万,让我们对儿童发展的描述变得更加清晰、准确。”

  百看早教联合创始人万鹏表示:“要让产品从简单的 ‘内容输出’ 往 ‘个性化教育’ 方向发展。只有体系化的内容才会让家长看到这个内容和孩子成长发展的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他跟同班、同园、同龄的孩子相比水平怎么样;家长们还可以做什么?”

  2、数据反馈与采集

  数据的准确性和丰富程度,能左右个体发展模型的精确度并最终决定用户体验的好坏。每一个用户都拥有唯一标识,在应用过程中,用户的客观行为数据(比如观看、收藏、点赞等)和主观数据反馈(比如用户提交的游戏结果、测评反馈)都被沉淀下来,形成模型,从而影响下一步推荐和个体发展数据。

  百看早教babycan Edu OS的发布,让希望提供个性化早教功能的儿童产品,可以通过接入开放平台,获得百看早教开放的专业个性化早教能力。另一方面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产品形态也带来了更多的形成精准数据的可能性。比如机器人的摄像头“眼睛”搭配图形识别技术,可以自动判断七巧板是否摆成了预期的图形。而这种客观数据的可信度往往要高于主观数据,形成的模型和推荐结果会更准确。

  babycan Edu OS与广大第三方协力轻松实现个性化早教

  家园通和儿童陪伴机器人厂商是个性化早教需求的重要领域,这两类产品往往已经有一批内容提供商,包括一些教育内容提供商。能不能让这些已有的教育内容在儿童发展图谱中起作用呢?babycan Edu OS提供了给教育内容分类的模块,这个模块利用机器学习训练出分类器,结合少量的编辑工作,把现有的教育内容挂载到儿童发展图谱的树叶上。通过这种扩展性,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个性化早教。

  李白表示,百看早教怎么和接入开放平台的儿童产品深度合作,已经在产品层面做好了准备。在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领域,通过一个关键词,机器人就可以给家庭提供一个30秒亲子游戏小动画,让家庭度过一刻钟的欢乐时光;还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图像识别,让机器人和孩子一起学习认识数字、七巧板;并定期产生学习报告,而这一切只需要简单的SDK集成。在家园通领域,这些功能可以通过Html5页面集成进App,熟练的工程师可以2个小时完成集成。

  通过这些合作开发,百看早教希望和第三方共同开发分层次的服务体系:基础的服务是产品里基于孩子年龄、兴趣和发展情况的的个性化教育入口,同样的教育内容库,每个孩子看到的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自己最感兴趣和最适合的内容。在这之外,与产品深度结合的教育场景,以及成长报告服务,则可以形成新的增值服务点,让产品在一次销售过后继续产生商业价值。

  目前babycan Edu OS已经在不同细分领域的合作伙伴的产品里亮相,比如社区类里中国最大的家长社区家长帮,新东方的家校通产品等,未来随着深度合作开发的进展,babycan Edu OS会陆续出现在更多不同领域的产品中,向更多0-6岁家庭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百看早教的“ 野心”

  在线教育第一阶段的发展是改变原有信息流动的方式,第二阶段是通过一些工具优化教育的部分流程和环节;在Minerva、altschool之后进入第三阶段,我们看到更多人在通过重塑知识架构,让技术采集个体学习结果变为可能的这种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深度去改变现代教育。谁知道babycan Edu OS 加家园通,不是幼教版的altschool呢?谁知道babycan Edu OS 加儿童智能陪伴机器人,不是一颗拥有“教育芯”的大白呢?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