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央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提供个人银行账户开立服务时,有条件的银行可探索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其他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核验开户申请人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至此,这两年火遍天际的人脸识别终于得到了“正式名份”!将在银行大显身手的人脸识别到底能做什么?备受银行青睐的人脸识别真有那么“功能较多”吗?
作为各大银行的“宠儿”,人脸识别能做什么?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的风起,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应用也浮出水面。尤其是银行领域,包括民生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攀枝花商行、晋城银行等在内的各大银行都纷纷布局人脸识别技术。这些银行都用人脸识别做了哪些事情?
“现在人脸识别的核心应用是人脸联网核查,虽然是身份认证的辅助手段,但是银行客户数量基数大,人脸识别系统可以为工作人员筛选80%左右的客户,节省了大量的运营成本!”天诚盛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家专注于生物识别领域近20年的企业,是首个提出并实现人脸识别在银行大规模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为超过20家的银行搭建了总行级多模态生物识别身份认证统一平台(集指纹、虹膜、人脸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于一体)。据他们介绍,目前人脸识别在银行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自助终端、移动金融/营销和柜面系统三大方向。
1、“人脸识别”自助终端
“人脸识别”自助终端是当前银行应用最为普遍的方向,交通银行的自助发卡机、民生银行的VTM、农业银行的超级柜台等都是将天诚盛业人脸识别系统引入到自助设备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现场采集的照片与已存照片、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并提供人脸相似值,工作人员即可根据相似值的高低判断是否直接通过或进行人工审核。
目前,用户可以在自助终端上实现自助开卡、业务变更、密码重置等个人业务,全流程电子化不仅节约时间和成本,也更加环保。不仅如此,银行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自助终端实现一对多服务,通过客户自助办理+现场审核授权,原本只能服务一个客户的工作人员可以同时服务6-8人。
2、移动金融/营销
银行在开展移动金融/营销时,也经常遇到一个难题:在移动端如何确认客户身份?而人脸识别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虚拟世界两端“你是谁”的身份认证难题:一方面用户可以借助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身份核查,另一方面银行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便携性移动终端进行客户人脸身份核查,为客户办理业务。
目前包括民生银行、攀枝花商行在内的众多银行已经开始基于天诚盛业的多模态生物识别统一身份认证平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平台布局移动金融和移动营销:直销银行、远程贷款、大客户上门服务等都是典型应用。与此同时,该平台还具有强大的渠道管理能力,一旦前端出现报错情况,可以迅速反查、定位并进行修复。
3、柜面系统
人脸识别在柜面系统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内能进行风险管控,外可1S核验客户身份。银行通过人脸识别可以实现内部员工系统登录与授权管理,增强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人脸联网核查,将现场照片与公安部已存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核查,更客观、科学的实现“人证合一”,降低“肉眼”观察的主观意识和失误辨认。
截止目前,已经有20+银行在柜面系统中引入天诚盛业人脸识别技术提升风控能力,该平台具备的“信息可追溯”功能为银行内外部风险管控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人脸识别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策略
天诚盛业的技术负责人也表示:虽然人脸识别在银行的应用方向不少,但并不代表人脸识别是“功能较多”的。真正的用好、用对人脸识别,策略是关键。“打个比方,人脸识别是‘屠龙宝刀’,但发挥实力还要看‘刀法’!”
从技术角度来讲,人脸识别也有其本身的限制条件:光线条件的变化、摄像头位置的不同、口罩/墨镜等附着物都会对人脸识别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说,人脸识别并不能应用在所有的银行场景中,至少,转账支付这种高安全级别的应用场景还是需要更谨慎的!”天诚盛业的技术负责人说道。
这也正是需要“策略”的原因: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做支撑。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只是基础,只有通过成熟稳定的生物识别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组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为银行等用户提供最彻底、体验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什么众多银行选择天诚盛业的多模态生物识别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而不是简单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