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在贵阳数博会的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上,微信支付行业运营总监白振杰透露,无现金支付将成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影响城市幸福指数。微信支付将加大力度在西部城市推进便捷支付,并携手全行业,与各级政府一起共同努力,尽快在贵阳打造西部的无现金城市标杆。
5月21日,贵阳市政府发布了《贵阳市推动便捷支付工作实施方案》,将大力发展便捷支付,推动贵阳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无现金支付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避免了假币的产生。同时,对于商家来说,无现金支付还可以帮助商家解决排队、人力等问题,提升运营效能,加速资金流转。而对于政府主体而言,无现金支付则可以让政府服务更加贴近老百姓。
截止目前,微信支付已覆盖诸如商超、连锁零售行业、便利店、旅游景点、医院、停车场、餐饮、时尚品牌等30多个行业的百万家门店。从路边摊到大牌连锁餐饮门店,从小旅馆到五星酒店,都可用微信支付付款。无现金这种快捷、低碳、时尚、智慧的支付方式,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追捧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从2014年微信红包爆发,到2015年首届“无现金日”引领社会风潮,再到2016年“无现金”生活全民普及,微信支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国人对“现金”的观念。现在,“无现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现实。
中国人情社交 成“无现金”之源
社交主义是中国无现金生活独有的特色。与全球其他正在推进无现金支付的国家相比,社交成为移动支付在中国迅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有调查显示,中国的无现金移动生活行为中,有相当大的人情因素——社交成分和用途,人们不仅享受方便,更通过无现金移动支付增进彼此的感情。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第一次爆发,国人用手机抢“无现金红包”,这也成为了中国人的新年俗;2015年春节,微信联合春晚推出“摇一摇”红包,面向全国观众发放5亿“无现金红包”。以微信红包为主导的新红包文化成为移动支付社交化的一个靓丽风景线,帮助很多人轻松跨入了无现金消费的门槛。2017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初五)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460亿个,同比去年增长43.3%。
“无现金日”倡导 引发全民狂欢
2015年8月8日,微信支付联合10家银行、全国11个行业的8万门店共同发起了全球首个“无现金日”活动,成为中国无现金日的“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微信支付投入了真金白银的补贴,号召使用“无现金”的支付方式消费,引发全民狂欢。
2016年8月8日,第二届“无现金日”如约而至。微信支付联合线下70万家店,一起玩起了“鼓励金”,吸引了超过1亿用户参与。其中,一项针对百万网友的调查显示,近4成网友认为一周不用现金很正常,“兜里没钱”见怪不怪。有商家不能手机支付,反而显得滑稽。
线下场景不断拓展 推动“无现金”发展
无现金生活在中国的普及,离不开微信支付在线下消费场景的不断拓展。作为支付频次最高的移动支付工具,用户每月平均使用微信支付超过50次,是推动中国无现金社会发展的“急先锋”。
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16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高达527.59亿笔,金额达31.03万亿元。如果说这些数据是大轮廓,2016年微信支付发布的“十大城市的无现金生活画像”,则更细腻地解码了人们怎么过“无现金”生活。中国消费者最常使用微信支付的场景为便利店、餐饮和超市。此外,在不同城市,用户的特色消费领域也各不相同,上海人“文艺范儿”偏向于购买娱乐票务;成都人喜欢在游戏上花钱、西安人最爱美食……
目前,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100万门店30多个行业,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看病、购物、吃饭、旅游、交水电费等,无现金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断降低门槛 让“无现金”普及化
除了补贴狂欢,微信支付更在商业经脉里精耕习作。2015年9月,微信支付面向服务商全面开放,确定了自身“连接器”的角色:只做基础方案,将市场留给第三方开发者、服务商、系统商。2016年4月,微信支付推出星火计划,与服务商共同成长。
2016年9月,微信支付上线“微信买单”功能,通过不断降低接入门槛,让小微商家也彻底摆脱技术包袱,实现微信支付低门槛、自助化、普及化。
现在,“无现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尚,也成为商业机会。摇一摇、扫一扫等线下连接方式成为O2O的标配,商品、门店、顾客已经通过微信连在了一起。随着微信支付与越来越多线下消费场景融合,从路边摊到大牌连锁餐饮门店,从小旅馆到五星酒店,用户都可用微信支付付款,便捷、低碳、高效、时尚的无现金生活方式已经触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