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 应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获取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也让知识跨越了国家、地域的限制,更公平地触及到每一个人。据有关数据,目前在中国,百度搜索业已覆盖中国97.5%的网民,日均响应搜索60亿次;而在手机百度上,科学知识类检索量每天达数亿次。搜索引擎,为平等获取新知打开了一扇窗。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逐步向AI(人工智能)时代推移,AI技术也正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例如语音搜索、图像搜索等功能,让不识字的老人和小孩也能轻松获得信息、知识。当人工智能技术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展,会不会给信息、知识的传递带来新的可能呢?或许,百度搜索与中国科协合力推出的“AI科普计划”,会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
据悉,该计划旨在以科协为指导,“科普中国”为品牌依托,借助百度的AI技术与资源,颠覆传统的科普方式,打造权威准确、视觉冲击力强、互动性高、接地气、实时更新的覆盖所有科学知识的信息获取平台。而这一计划的实现,正是百度将AI技术融入搜索,让用户感受到一个更好用的“新搜索”的生动体现。
利用百度AI的语音识别与图片识别技术,青少年可通过零距离的语音交互或图像交互体验人性化的搜索过程。值得一提的是,特别针对儿童的浏览,百度推出了童音识别,实现展现结果上大人与儿童的差异化,有效解决了二者对科学接受程度不同的问题。
例如“鲨鱼”、“青蛙”、“火车”、“火箭”等等小朋友们认知世界时经常会查询的词汇,就利用了“童声识别”技术,只有儿童使用手机百度APP的语音搜索功能才可以调起3D结果页;而成人如需体验3D特效,则需要在说出的关键词后面加上“儿童版”三个字才可以,如“鲨鱼儿童版”。
据双方介绍,“AI科普计划”共设立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第一阶段就是在正式启动时上线超过100个包括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科学知识的AR、VR、3D全景、语音播报搜索结果页;而第二阶段则是到今年底上线同类型相关搜索结果页600个;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到2018年底上线2000个同类型相关搜索结果页。百度公司副总裁吴海锋表示,该计划的长远目标是上线包含数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工程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等全部科普内容。通过科技的力量,不同场景的科普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固有认知,实现沉浸式教育。
由此,当孩子们在百度上搜索“恐龙”、“龙”等神奇的生物,屏幕中就会“幻化”出真的生物形象,逼真地展示其活动的特性;搜索“火山”、“龙卷风”等与自身所处地域相去甚远的自然物景,则会演绎一段火山喷发、龙卷风残卷过程;而对于“DNA”这样晦涩的概念,无需准备道具模型,便可还原DNA形态,生命奥秘一键解锁。
对于AI科普计划对科普教育的全新探索,STEAM科普教育专家王猛表示,“‘AI科普计划’一方面提升了科普教育的效率,既能减轻老师备课的压力,又通过AR互动、3D展示等呈现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同时,也推进了教育事业的智能化进程,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业的一次成功实践。”
科普事业对整个社会而言意义重大,为了保证科普教育的良好效果,科普方式必须与时俱进。这不仅仅是科普本身的要求,更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而融合了AI技术的科普方式能否真的开启一条全新的求知路,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