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168资讯】孵化器,或者称呼为共享办公,和人工智能能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人工智能这个词,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不过真正开始在大众视野里火起来,还是得归功于AlphaGo和围棋。不过其实,这次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热,已经是这个行业的第三次高潮了。
人工智能概念首次提出于1956年,发展历程中经历过两次完整的潮起潮落,近几年的这次概念炒热,则被普遍认为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波高潮。
9月21日,时值上海双创周活动收官,由科沃斯蒲公英孵化加速器和机器人创始人联盟RFC联合发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论坛”压轴举行,编辑君前往现场观摩了论坛并有幸采访到了科沃斯董事长钱东奇,向我们分享了他对于现代人工智能的一些看法。
▲科沃斯机器人董事长钱东奇
最早做扫地机器人,被人当做体重秤
为何科沃斯要选择做人工智能领域的孵化器,这一直是笔者心头的一个疑问。因为众所周知,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并不小,受益见效也相对缓慢,基本背离了一般孵化器接纳投入低回报快项目的标准。笔者将这一个疑问抛给了钱东奇,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最早做扫地机器人,被别人当做体重秤。”
钱东奇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他告诉记者,当时人工智能这个概念的认知程度并没有现在那么广泛,也就是这个契机,让钱东奇觉得这个行业需要一些普及,于是就有了最早的机器人创想秀和机器人博物馆,一个面向小型企业一个面向大中型企业。在之后,钱东奇发现,许多好的人工智能项目很适合进行创业,但是却面临着硬件、市场推广等等门槛,限制着一些优秀项目的发展这也让钱东奇觉得科沃斯可以向前再走一步,开始做人工智能领域孵化器。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
运营一年,其实在摸着石头过河
科沃斯的孵化器去年上线,至今已经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钱东奇坦言,这一年多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这一年来取得的进展和成绩,钱东奇显得很满意。
“我们一开始甚至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能不能成,但是我们一直按照我们的理念前进。一年下来,我们服务的团队和我们自己都开始对这个行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这让我们能把这个事情继续下去。”
对于钱东奇来说,在科沃斯孵化器里创业的人工智能团队像是襁褓中的孩子,需要倍加关怀。“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成功,但他们还是需要一个襁褓一样的环境,不然夭折率会更高。”说出这番话时,钱东奇更像是一个行业里的老前辈,希望后辈们走得更好更稳。
人工智能是一种工具,更加平民化,并非无所不能
人工智能经过数次的潮起潮落,这第三次风口,不像是前两次那样偏向企业,而是吹向了民用领域。钱东奇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发挥作用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场景框架下。而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一定是更加工具化的。
对于企业来说,这相当于只需要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工程师,使用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工具,就能帮助你完成一些项目,而不是说你花大量的资金去聘请一个人工智能大拿才能够运用人工智能。同时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在单维度,预设了场景的范围之内,会有这巨大的优势,这样的优势是明显超过了自动化技术的。
同时人工智能的局限性目前也非常之大,这也是由于目前人工智能需要预设场景的原因。钱东奇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围棋。我训练人工智能下19目的围棋,它能够很厉害,但是如果我让这个人工智能和围棋职业选手下18目的围棋,人类还继续可以下,人工智能就不会下了。人工智能目前还没有办法像人那样举一反三。”
▲AlphaGo大战李世石
突破瓶颈在于云计算,强人工智能还很遥远
至于目前人工智能如何突破瓶颈,钱东奇认为这和云计算领域关系很大。
“目前人工智能适用的领域,是需要依托于云的发展的,因为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这个计算过程是在云端完成,之后在迁移到本地。迁移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业界目前在研究的方向,以及有很多团队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近一两年这仍然无法取得重大的突破。所以目前还是有很多领域无法使用人工智能。”
在笔者问道强人工智能离我们还有多远时,钱东奇表示这还很遥远:“目前强人工智能还只是说说而已,我个人认为30-50年之内还看不到强人工智能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