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SM9算法成为我国首个全体系纳入ISO/IEC标准的非对称密码算法

  2021年10月22日,我国SM9密钥协商协议作为国际标准ISO/IEC 11770-3:《信息安全 密钥管理 第3部分:使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2021版的一部分正式发布,并发表于ISO/IEC官方网站(详情页www.iso.org/standard/82709.html)。该标准是继SM9数字签名算法、SM9标识加密算法成为国际标准后发布的第三个包括SM9算法的国际标准。至此,SM9算法成为中国密码技术领域首个全体系纳入ISO/IEC标准的非对称密码算法。该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商用密码算法国际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展现了我国先进的密码科技水平和国际标准化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密码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SM9标识密码算法介绍

  SM9算法是一种基于标识的密码算法(简称“IBC”),由数字签名算法、标识加密算法、密钥协商协议三部分组成,相比于传统密码体系,SM9密码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无需证书、易于使用、易于管理、总体拥有成本低。SM9算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实现各类数据的加密、身份认证等安全服务;由于它的易用性和高安全性,非常适合海量设备间的安全通信,在保障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数据安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SM9标识密码体系加解密策略

  使用基于国密SM9标识密码技术的安全解决方案,支持海量用户,无需颁发和管理数字证书,大幅节约管理成本;解决身份认证、数据安全、传输安全、访问控制等多种安全问题,还可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的保护。

  SM9算法研制及命名

  2006年底,发起中国标识密码算法研制工作

  奥联与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启动中国标识密码算法标准的研制工作。

  2007年12月,中国标识密码算法正式通过评审

  中国标识密码算法标准正式通过了评审。专家组一致认定,该标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属于国内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08年1月,中国标识密码算法获得SM9命名

  提交的标识密码算法获国家密码管理局通过并正式颁发SM9算法型号。

  SM9算法国家、行业标准发布历程

  2016年3月,发布《SM9标识密码算法》行业标准

  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GM/T 0044.1-2016《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1部分:总则》、GM/T 0044.2-2016《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2部分:数字签名算法》、GM/T 0044.3-2016《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3部分:密钥交换协议》、GM/T 0044.4-2016《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4部分:密钥封装机制和公钥加密算法》等五项行业标准,标志着SM9算法作为我国商用密码算法正式公开发布。

  2020年4月,发布《SM9标识密码算法》国家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 38635.1-2020《信息安全技术 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1部分:总则》、GB/T 38635.2-2020《信息安全技术 SM9标识密码算法 第2部分:算法》两项国家标准,代表SM9算法正式成为国家标准。

  SM9算法国际标准发布历程

  2016年10月,SM9数字签名算法国际标准推进至ISO/IEC CDAM阶段

  ISO/IEC JTC1/SC27工作组会议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召开,我国提交的SM9数字签名算法国际标准文本进入委员会草案CDAM阶段,奥联程朝辉博士就标准文本进行了答辩。

  2017年11月,SM9数字签名算法获批纳入ISO/IEC14888-3:2018国际标准

  ISO/IEC JTC1/SC27工作组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含有我国SM9数字签名算法的ISO/IEC14888-3/AMD1《带附录的数字签名第3部分:基于离散对数的机制-补篇1》获得一致通过,成为ISO/IEC国际标准,是我国首批被ISO/IEC接纳为国际标准的国产密码算法。

  2018年1月,奥联承接国家密码管理局安排的“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ISO/IEC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

  奥联承接国家密码管理局安排的“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ISO/IEC国际标准化推进工作”,程朝辉博士作为该课题的负责人。

  2018年4月,启动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标准纳入ISO/IEC标准体系工作

  ISO/IEC JTC1/SC27工作组会议在武汉召开,奥联作为责任单位提交了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标准纳入ISO/IEC标准体系的提案,程朝辉博士就提案向工作组进行了汇报。

  2019年4月,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国际标准正式立项

  ISO/IEC JTC1/SC27工作组会议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召开,包含我国SM9标识加密算法的ISO/IEC 18033-5、包含我国SM9密钥协商协议的ISO/IEC 11770-3两个标准完成学习期,正式立项并开展标准化工作,程朝辉博士作为两个ISO/IEC标准文本的责任编辑。

  2019年10月,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国际标准推进至ISO/IEC CDAM阶段

  ISO/IEC JTC1/SC27工作组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包含我国SM9标识加密算法的ISO/IEC 18033-5、包含我国SM9密钥协商协议的ISO/IEC 11770-3两个标准成功推进至委员会补篇草案(CDAM)阶段。

  2020年4月,SM9标识加密算法及SM9密钥协商协议国际标准推进至ISO/IEC DAM阶段

  在ISO/IEC JTC1/SC27工作组线上会议上,SM9标识加密算法的ISO/IEC 18033-5《加密算法 第5部分:基于标识的密码 补篇1》和SM9密钥协商协议的ISO/IEC 11770-3《密钥管理 第3部分 使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 补篇2》推进至DAM阶段。

  2021年2月,SM9标识加密算法正式成为

  ISO/IEC18033-5:2015/ADM1:2021国际标准

  我国SM9标识加密算法作为国际标准ISO/IEC18033-5:2015/ADM1:202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加密算法第5部分:基于标识的密码补篇1:SM9》正式发布。

  2021年10月,SM9密钥协商协议正式成为ISO/IEC11770-3:2021国际标准

  程朝辉博士与张振峰博士联合编辑的ISO/IEC 11770-3:《信息安全 密钥管理 第3部分:使用非对称技术的机制》2021版正式发布。我国SM9密钥协商协议作为该标准的一部分正式成为ISO/IEC国际标准。至此,SM9算法成为中国密码技术领域首个全体系纳入ISO标准的非对称密码算法。

  奥联秉承保卫信息安全为己任

  致力提升中国密码现代化水平

  为中国成为世界密码强国而奋斗!

  让国计民生用上便宜好用的密码!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