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1日-23日,以“展示、交流、合作、创新、发展” 为主题的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即将在南昌召开。该展会是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性教育装备专业展会,也是我国在教育装备领域规模大、品类全的高价值展会,旨在全方位展示各类教育装备的新技术、新产品。届时,华为终端商用将在此次展会重磅亮相,向广大教育行业展示专业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以科技之力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转型注入新动力。
软硬件优势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华为擎云开启加速度
伴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数字教学设备终端难整合、管理系统操作繁杂,终端设备运维管控低效且成本高等痛点频现,如何让数字技术真正落地到校园的教学场景中,满足校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成为当下行业转型的新挑战和重要发力方向。
洞察到这一趋势后,华为终端持续完善商用产品布局,依托硬件和软件两大生态,不断丰富商用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产品品类,将消费品领域的精品体验和创新能力带到商用领域。并发布全新子品牌“华为擎云”,通过“品质可靠、自主创新、开放共创、以人为本”四大品牌DNA,依托领先的硬件技术优势以及合作伙伴成熟的软件技术支持,推出了覆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校园场景到校外场景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为教育行业客户在数字化建设中构建核心竞争力,打造高效的教、学、研体验。
携手合作伙伴打造多款智慧教育解决方案,覆盖教学研全场景
为了让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真正走进教学场景中,华为终端商用与合作伙伴展开深入调研,推出了“教师备授课解决方案”、“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和“教育平板解决方案”等多款数字教育产品。在本届展会上,这一系列教育解决方案都将在华为终端商用展区精彩亮相。
“教师备授课解决方案”是针对教师教学办公场景打造的一款数字教育解决方案。该方案以X86笔记本为核心,集合了资源入口、智能备课助手、学情分析、集体调研等多种功能,同时聚合了海量的数字教学资源,极大地便利了教师的备授课流程,助力教师高效教学。同时,该解决方案还能自由切换线上、线下多种授课场景,系统自带的直播、录播、移动APP应用等辅助教学工具让老师们随时随地,轻松开启课堂。
除了适配教师教学需求,针对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和语音考试等学生学习场景,华为终端商用携手合作伙伴打造面向K12基础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方案内置的授课系统支持互动教学、文件分发等50多种日常教学“必备功能”,为师生打造高效、便捷的教与学体验。在打通多场景教学闭环的同时,方案中的云桌面系统还支持教师和机房管理人员“一键安装”,仅需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对上百台电脑安装部署,多策略运维管理功能助力校方降低运维成本。
除了赋能高校教育外,华为终端商用还助力学校建设智慧课堂。华为终端商用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 “智慧课堂解决方案”,以华为终端商用平板互动工具为载体,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赋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通过丰富的AI能力智能识别教育场景,同时开放KIT能力携手合作伙伴为客户打造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外,针对传统教考中存在的人工监考效果差,“手动”判卷效率低等痛点场景,华为终端商用联合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理化生实验室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能通过智能排考、入座人脸识别、AI智能评分及数据统计等功能,帮助学校实现覆盖考前、考中、考后的全流程考试管理,让Al技术赋能监考人员减轻工作量,提升考试组织效率;在数字化技术加持下,推动教考结果更公平、公正。
全面覆盖校内基础学科场景后,华为终端商用还与合作伙伴一同打造了针对校外学习、强身健体等教学场景的“学习机解决方案”和“智慧体育解决方案”,以数字化开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其中,“K12学习机解决方案”集合各地优秀教师资源,涵盖K12全科课程,能帮助学生们掌握更多学习资源。
“智慧体育解决方案”则通过对学生手环进行运动和健康数据采集统计,以数字化、立体化呈现学生身体健康和位置状况,还可通过智能手环校园一卡通功能赋能图书馆借阅、食堂刷卡等日常校园活动,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
持续深耕教育行业,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
华为终端商用持续深耕教育数字化转型,将痛点变通点。随着商用终端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华为终端商用重点赋能领域之一的教育行业又将如何破局?华为终端BG商用办公产品线总裁朱懂东表示,未来,华为擎云将与合作伙伴一同,继续深耕教育数字化转型,并通过与高等院校、教研机构等的深入合作,来探索、创新更多技术与教育场景融合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教、学、管、研全场景智慧,助推教育数字化全速前进。
想要第一时间领略华为终端商用智慧教育风采,直击展会现场盛况,请关注中国教育装备展A3022展台。“云上看展”直播活动也将于4月23日在新京报APP、新京报腾讯平台、新京报旗下《我们视频》官方微博等多平台同步开启,期待您的莅临和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