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华为+天津港,为什么能成为数智化转型的行业标杆?

  01  行业里的标杆

  在新质生产力的旗帜下,无论是大型政企还是中小企业们,几乎人人都在谈数智化转型,概念喊了很久,也有各种各样的实践,效果却不尽相同——如何快速实现数智化转型?业界并没有系统的答案。

  比如,数智化究竟要做到什么深度,一定需要全盘推倒重来吗,还是只要业务端的效率提升即可?

  数智化的成果究竟如何检验,是只要做到了“降本增效”就算成功吗?

  当大量供应商争抢市场时,合作的外部供应商究竟如何选择,它们提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应该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的?

  以及,政企组织自身需要进行哪些“整备”工作?

  ……

  从战略到实践,数智化转型需要一个已经拿到积极成果,能够在各个维度提供参照、对标价值的行业标杆。

  华为+天津港打造的“码头童话”,就是在港口行业里树立起了这样一个智慧港口标杆。“标杆”的意义并不只有首创性、领先性等身份象征,更在于其能够成为港口行业乃至更多领域数智化转型的行动参考与借鉴,一定程度上衡量很多企业的行动是否合理有效、是否会达到应有的结果。

  有了标杆就有了方向,就不会再陷入迷茫、混沌。

  02  码头童话有多惊艳,标杆就有多鲜明

  拆解华为与天津港的合作,其所能带来的参照、对标价值也浮出水面,关于数智化转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准确地用这个行业标杆去“丈量”。

  1.  合作关系丈量:是否以“合伙人”式的意愿实现强强联合

  数智化转型,选择外部服务商十分关键。

  但是,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合作方,如何与其协同才算足够紧密、有效?

  从华为与天津港的合作身上可以发现两个关键词:强强联合、“合伙人”。

  五年前的2019年,天津港就开始了与华为的合作进程,前者有意打造一个领先全球的数智化港口,后者也想要打造一个全球的标杆,双方都有共同的转型意愿,一拍即合。

  一方面,这种合作,是典型的强强联合。

  天津港其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很早就开始了智慧港口的探索实践,例如,多年前就自主推进了数字化调度系统的落地。

  在这种情况下,天津港对自身港口各场景的需求有深刻而明确的洞察,数智化转型涉及的大量的流程工艺、数据、参数也有深刻的理解与储备,例如,一辆无人驾驶的运输卡车或者小车,拥有速度、体积、承重等几十个参数,直接影响整体调度方案、无人驾驶方案的设计和执行,而这些数据天津港在长期数字化实践中能够完整、准确地提供出来,做到与华为的高效协同。

  而华为一贯坚持“自己的降落伞自己先跳”,自身在数智化转型这件事上也有着多年的耕耘,将转型经验不断输出,目前已经携手众多行业的头部企业推进数智化转型落地,仅在2023年,华为就面向NA市场新发布了69个行业解决方案。

  华为+天津港,是强者的携手。

  另一方面,这种合作在程度上也更深入。

  合作伊始,双方就奔着共同创造数智化标杆的心态,并进行着持续的迭代升级,从打造数字孪生天津港,到共同编制天津港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对天津港ICT的顶层架构进行了设计,以推动整个港口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步伐。

  当前,双方还在加速 PortGPT(港口大模型)研发,面向未来还规划了港、产、城融合一体化的升级。

  华为提供各种前沿创新技术、转型经验,天津港提供场景参数、工艺等实践经验,一起把智慧港口这份“事业”不断做大、带来更多企业价值、社会价值,这就是数智化时代的“合伙人”式合作关系。

  在深刻的变革需求下,政企组织与服务商之间不能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只有抱着共同经营一份事业的心态,才能真正把数智化转型做好。

  2.  技术深度丈量:是否能够真正“扎到根”

  数智化转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才能有效保证转型的成功?

  盘点华为与天津港的合作中,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所有的技术必须“扎到根”,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变革。

  港口的业务通俗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岸桥的集装箱吊装(装货、卸货),码头区域的运输(接货、送货),以及整体的排产和调度(保障整体的秩序和效率)。

  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数智化技术的要求却十分深刻。

  例如,以前岸桥吊装需要人工操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改用远程吊装后,又会面临传输时延的问题(吊装对动作精细度和即时性要求很高),而华为基于F5G技术,为整个港口搭建了F5G全光工业网超远控方案,极低时延、大带宽,让司机在中控室的舒适环境中就可以远程操作岸桥,与实地操作没有区别,一名司机远程可以操控多台岸桥,大大提升了安全作业效率。

  显然,没有F5G这样“扎到根”的技术支持,这样的数智化是很难落地的。

  类似的情况在水平运输环节同样存在,华为帮助天津港打造的智能水平运输系统,融合了众多前沿技术:感知技术感知环境、上传位置信息;联接技术(主要是5G,实现2.6G和700M频段的全覆盖)实现港口全联接、协同;云计算和AI技术以数智底座身份提供应用数据存储、算力等支持;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全局调度最优;“风能+光伏”绿色发电技术让运输集卡车绿色低碳……

  此外,在整体的排产和调度上,人工智能大模型对整个体系的优化十分关键,华为提供的天筹AI求解器,让过去十分影响整体运营效率的“排产”能力更进一步——十几分钟,就能输出整个排产计划,并且可以根据天气、实际来船的变化而自动调整,让天津港运行的各流程环节有条不紊。

  港口无人,却是技术的盛宴。

  3.  方法论丈量:是否能将场景实际有效对接到技术能力上

  技术与场景的割裂是很多数智化转型项目面临的尴尬问题,华为一系列“扎到根”的技术能够真正产生场景价值、做到技术与场景的融合,还在于其背后华为所总结出的一套转型实践方法,即架构先行,平台先行,场景创新,迭代前进,以及华为所提出的行业智能体参考架构:

1.png

  在这个视角下,华为与天津港的合作,其实就是在最底层利用摄像头、传感器,以及 5G、F5G 等技术做到智能感知和智能联接;然后以华为云、计算、存储等构建起智能底座(通用计算、AI 计算、数据入湖在这一层解决);再往上以智能平台提供各类智能化工具将数据进行建模,支撑起AI 大模型等实现对装备的自主运行和智能控制。

  如此,就能、才能保证数智化在各个维度都真正有效、不“掉链子”,把技术的价值一层层导入到场景应用当中,不断支撑起天津港复杂的场景业务变革需求。

  4.  转型价值丈量:是否正在产生数智化的独特价值

  最后一条,什么样的数智化转型才能算是成功的?

  如果只谈“降本增效”,实际上有很多方式可以实现,甚至非数智化的方式也在推进这个目标。

  华为+天津港之所以成为“标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彻底改变了传统码头的运作方式,打造一个逻辑完全不同的“赛博码头”,而所谓降本增效,只是这种改变的结果而已。

  目前整个天津港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在内总共只有不到200人,已经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彻底走向“技术密集型”,实现了彻底的属性转变。

  人不再是“主要劳动力”,而很多时候是人工智能等技术执行的“监督者”。

  这深刻说明,在很多行业、产业,数智化是否成功的检验,不能只是“降本增效”,而应该反过来思考是否实现了彻底的业务理念再造,“降本增效”应该只是这种理念的一种积极结果而已。

  03   结语

  百年老码头有了新的生机活力,华为与天津港强强联合,在依赖人力的传统港口行业打造出了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标杆,而从整体架构到一系列标准的建立,也意味着它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参照、对标的标杆,其本身也可以实现广泛复制,带动整个港口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激发行业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而标杆背后的一系列“隔行不隔理”的通用做法,也意味着在港口行业之外,华为能够助力矿山、制造、政务、金融、教育、能源等更多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实现“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

  正如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所言,“华为坚持以数智化转型为舵,以新技术为帆,以场景化方案创新为桨,助力千行万业驶向美好的数智未来”,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下,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进程将被加速。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