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克,沃达丰集团成功部署了虚拟电厂,带来了更智能的电池使用方式,在实现自我消纳的同时,还可以在需求高峰时,产生新的收入。接下来,沃达丰集团将进行更大规模的部署实践,验证其商业模式,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在全球范围内,电信运营商正处于绿色转型的十字路口。在人工智能与碳中和的双重驱动下,电信运营商致力于通过不断的产品与服务创新,一方面,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节能增效提升竞争力,并且充分利用自身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参与能源生产和减排使能,从而开辟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
运营商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人工智能新时代。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每年增长约30%,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能效提升带来的收益。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不仅要升级其技术基础设施,更要创新商业模式,以应对收入增长放缓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
在AI与能源网络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电信运营商面临着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首先,减排压力与日俱增。根据GSMA2020年“气候行动路线图”,全球750家电信运营商须在2050年前实现全行业净零排放,而2030年减碳45%的目标更是迫在眉睫。但实际情况是,运营商的减排进度缓慢,减排差距日益扩大。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要求,2025年实现30%的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并且试点"绿电交易直供"机制等。
其次,运营商的能耗水平高。当前,全球碳排放增长率已从6.7%降至0.5%,碳排增速呈现显著放缓趋势。而作为碳排放大户,电信行业总碳排放约6亿吨,其中90%源于耗电。未来随着5G、数据中心的进一步扩张,能耗可能再度攀升,比如5G单站功耗是4G的2-3倍。统计数据显示,即便在有旧网络退网的情况下,全球基站能耗年均增长仍高达500kWh。
最后,能源消费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全球能源持续短缺,全球电力平均价格上涨20%,导致运营商的能源OPEX一直处于高位。目前,全球约40%的移动基站仍为2G/3G设备,面临着“以旧换新”的问题,旧设备不仅能效低下,而且替换成本较高。另外,碳关税的冲击也不容小觑。根据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规定,2026年起,将对进口通信设备征收碳税。
除了上述挑战以外,政策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路线竞争等,也都是运营商必须直面的挑战。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几年将是电信业能否实现《巴黎协定》路径的关键窗口期。
那么,运营商该如何迈好绿色转型的关键一步呢?华为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服务体系总裁杨友桂在最新一期的《总裁碳世界》节目中指出:“节能增效不仅是运营商的社会责任,更是增强数智时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运营商应当机立断,从过去单纯的能源消费者,尽快转变为未来的能源消费者、生产者、使能者。”
新消费者 新生产者 新使能者
运营商的绿色转型不会一蹴而就,但是可以通过“三走步”的方式,循序渐进,由己及彼,在谋求第二增长曲线的同时,还能造福行业与社会,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步,运营商通过节能技术创新,让每个Watt支持更多的Bit,实现对能源的极致利用,从而最大化地提升能源供应韧性,化身为新消费者。
AI的爆发,促进了企业对算力的需求。当前,国内各地大规模的智算中心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相对于传统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的耗电量猛增、制冷成为瓶颈,能源的供给与有效管理成了一大难题。
内蒙移动在呼和浩特规划建设了亚洲最大单体数据中心,其AIDC的容量达到250MW,而PUE要求小于1.15。在其大模型上线过程中,因为原有AI服务器的供应问题,紧急切换到华为AI服务器,560个AI机柜要从12kW升级到40kW。华为子系统解耦的模块化供电及制冷解决方案解了燃眉之急,仅仅2个月就完成了升级改造,保证了大模型业务按期顺利上线。
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AI普惠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运营商顺势而为,通过部署小型AIDC以满足智能化转型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让每Watt都能物尽其用的华为智能微模块解决方案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它支持单机柜功率40kW,可在现场一周内完成交付,PUE也低至1.111,成为小型AIDC建设的方案首选,也是运营商将能源效率提升和碳减排深度融合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成功实践。
第二步,运营商通过在站点和园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和储能,实现绿电自发自用。同时,聚合站点、家庭和工商业的分布式储能,构成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峰调频,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生产者。
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基站仍在依靠油机供电,高碳排放、高能源OPEX制约着运营商的高质量发展。以巴基斯坦为例,近年来由于油费飙升、电网覆盖不足,运营商的碳中和之路举步维艰。
作为该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Jazz提出了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它的底气何来?Jazz超过70%的基站都配备了油机,提升绿电比例、降低能耗OPEX是Jazz必须跨越的鸿沟。在华为的助力下,Jazz开启了大规模油机站点叠光叠储的低碳化改造项目。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Jazz与华为联合设计确定了20% CAPEX预付款+三年分期付款的商业模式,投资回报周期少于3年。首期即改造了1000个站点,减碳降费效果显著:单站油耗从每年1.3万升降低到540升,降幅高达96%;能源Opex降低38%;1000个站点每年的降碳为3.4万吨。
华为站点光储融合方案帮助Jazz改造后的基站最大化利用太阳能,充分彰显了新能源的价值。Jazz“叠光去油”的成功实践,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解决方案本身,都值得在运营商市场快速复制。
第三步,通过Bit管理Watt,即用数字化技术全面赋能、简化新能源电站的运维,同时对发电侧和用电侧进行精准预测和快速调度,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能源体系的效率和稳定供应水平,从而成为使能者。
芬兰作为全球清洁电力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其零碳电力占比高达95%,并且光伏和风电的装机量还在快速增长,在充分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平衡电网需求的基础上,还能向负荷及储能市场开放5种电力调频产品,从而赢得新商机。
作为芬兰最大的电信运营商,Elisa通过构建AI智能平台,聚合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同时参与电力调频市场,实现了自身和用户的双赢,进一步拓展了新业务。举例来说,通过参与电力调频市场,Elisa每聚合1MW的功率,每年就可以增加40万欧元的收益。在家庭场景中,通过叠加峰谷价差、储存光伏超发电量以及调频收益,能够帮助用户减少超过40%的能源费用。对于家庭业主来说,不用任何初始投资,只需租用Elisa提供的家庭储能系统,每年即可获得360欧元的收益,何乐而不为?Elisa的创新还不止于此,它将能源服务与工商业、家庭用户的移动、宽带套餐捆绑,帮助用户从花钱到赚钱,凸显了服务的差异化,加深了通信业务的护城河。
投资清洁能源 投资未来
从技术的视角,运营商实现碳中和似乎只要翻越设备高能效、网络智能调度、绿电直供这三座大山。但是站在战略的高度,运营商的碳中和之路并不是简单的能源替代,更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重构整个能源系统及生态。这对运营商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更意味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华为数字能源早在2012年便提出了‘Bit管理Watt’的理念,致力于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各个层面,推动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深度融合。”杨友桂表示,“投资清洁能源就等于投资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以光伏、VPP、IT能源基础设施等产品与服务,使能运营商赢在碳中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