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AI大模型时代:华为战略“路书”揭秘

  近日,以“数智制造,激发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在深圳举行。来自汽车、机械、电子、医药等行业的企业代表、产业伙伴、意见领袖、学者专家约800余人到会,探讨加速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新模式和新方案。

  华为借此峰会倡导合作共建行业AI联盟,以解决方案、生态和人才“三个底座”能力,以“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化零为整,缓进急战”的十六字原则,加速推进制造行业智能化。

  峰会还设置了人工智能、智能联接、智慧工厂等六场重磅分论坛,众多专家学者针对AI在各个领域的前沿探索和落地应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部分参会企业分享了数智转型和AI应用的实践经验,为更多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深耕制造,打造“三个底座”

  “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技术,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技术路径,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副主任苏波说,从现在到2035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第一阶段的数字化转型在重点企业中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要以智能化升级为核心,到2035年规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升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在全国的工业企业要基本普及,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应用水平、制造业智能升级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应用都要走在世界前列。尽管我们智能制造技术,基础技术底座、软硬件、操作系统方面跟美国有差距,但十年来通过不断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在企业里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当前,需要加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华为营收增长9.6%,达到7042亿元人民币。其中,制造业客户营收增长60%,成为“领跑者”。对此,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介绍,公司与1000家伙伴一起服务超8000家国内制造业企业,持续推进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因此,华为提出了“三个底座”新模式:以自主创新的根技术和解决方案打造适合行业的算力平台和AI平台,从而构建出解决方案底座;深入行业场景,从标杆示范到行业推广,从好用易用的平台到生态赋能体系构建,从而打造出繁荣的生态底座;重视跨领域人才培养,打造以开发者为起点和终点的价值正循环,从而做厚行业人才底座。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表示,在AI与制造行业深度融合推进中,华为进一步提出了“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化零为整,缓进急战”十六个字原则。倡导正确的架构能够节省投资,是效能最大的前提条件。

  围绕高频刚需价值大的场景率先入手,能够将行业共性能力实现事半功倍。聚焦大模型+小模型化整为零的建设模式成为众多企业的期望。找到场景快速实现价值闭环,发挥飞轮效应是成功的关键。

  AI大模型助力共建新生态

  智能化是制造业的提速增效的新引擎。目前AI大模型技术已在产品研发、智能控制、资源调度、市场营销、运行维护、智能客服等领域都有了颠覆式的应用。

  郭振兴对中国工业记者表示,AI大模型技术正逐渐向制造业“研产供销服”全面深入,为传统制造业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减存”,带来质的飞跃。“以数据为生产资料、以两个算力(通用算力、人工智能算力)为核心生产力,在很多关键环节上,正默默上岗很多看不见的‘数字员工’”。

  例如汽车企业的变革,上半场是数字化变革,逐渐让业务数字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变革,让数据产生价值,通过引入模型实现智慧运营、智慧决策,提高品质,降本增效。

  江淮汽车的速赢项目,联合华为构建智慧工厂数字底座沉淀池,实现了C2M的柔性制造,打造高端智能汽车新标杆,其中人工智能在车企应用的Top3的领域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以及泛场景化的智能应用。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CIO信息管理部部长刘峰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江淮汽车围绕着各个系统产生数据,聚焦场景应用:使用AI质检,包括视觉引导定位、人机协同对智慧园区进行管理和运营;第二个场景应用:AI在产销协同上,辅助车企缩短交付周期,并减少产业链中间的库存以及积压的成本,是优化成本非常好的方法。

  “双十定律”是新药研发领域公认的方式,即平均研发成本超过十亿美元,研发周期通常大于十年。华为推出的盘古大模型赋能医药领域,辅助药企的制药模块将研发周期大大缩短。

  “原本找药的过程是3亿多个小微分子特性之间相互结合,传统方法是在实验室试错,试完之后,与结果相近的排列组合记下来不断优化,时间至少3-5年。”深圳安泰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绪穆说,应用盘古大模型后,找药过程直接缩短至3-6个月。“大模型与制药研发结合进一步发展,将颠覆整个生物制药的流程与工艺。”同时也降低成本,并赋予企业更大的创新空间。

  AI大模型正在成为制造业“数智化”的基础设施。“华为AI大模型要帮助客户和伙伴‘自己做大厨’,最终让企业实现自主训练的能力,这里面就包括注入基模型的能力,共同孵化行业大模型,通过开放低代码和零代码,帮助企业降低训练门槛,让企业自己训练。”郭振兴表示。

  为构建更多人工智能能力,华为将大模型分成了三层:L0基模型主要取决于数学能力和算法能力,是华为发力的关键。L1行业大模型由华为和各行业头部客户一起建设,以各行业客户为主。L2是场景化模型,原则上是华为通过开放工作流所有能力,包括标注训练调优,让企业快速具备能力来孵化L2的模型能力。

  有了华为基模型加持,云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鼎科技”)从2023年1月训练出盘古矿山大模型至今,已孵化上百个模型,覆盖了采煤、掘井、机运、防冲等主要行业,实现对人员、车辆、设备、设施、环境等全方位的自动化管控,同时把制造场景,拓展到了化工、电力、新能源等行业。而此前,云鼎科技一年只能开发数个模型。

  借助于盘古大模型预测技术,云鼎科技构建了一系列流程及参数,实现了稳定精煤灰分,提升精煤回收率0.2%以上。以年入洗量400万吨选煤厂为例,按照精煤产率提升0.2%测算,精煤增产约8000吨/年,参考该矿精煤产品和中煤产品市场差价600元/吨,可实现年增收约480万元。今年一季度,这上百个模型应用产值达到2亿多元。

  云鼎科技副总经理曹怀轩表示,目前云鼎科技基于人工智能的训练中心、应用平台及运营管理平台,持续打造产品+服务+赋能的人工智能服务体系,深耕矿山行业,横向在化工、电力、新能源以及制造等行业拓展。

  峰会上由华为牵头、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产业联盟”宣告成立,未来将切实推动AI技术融入更多场景应用,助力制造行业智能化跃升。

  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刘超表示,华为是一个在全球运营的强研发属性制造型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一份子,秉承“深耕制造”,让智能生根的价值主张,坚持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行业实践和生态合作,扎实企业智能化根基,打造一个个行业标杆项目支撑智能制造的“中国模式”在全球推广复制。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