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频道

值得一看 《仙剑奇侠传5》玩家长篇随想

  6、有人说《仙剑》到现为止,已不再是一个游戏,而形成一种文化了。那么,这种文化的形成,我想应该起源于《仙剑三》。

  在经历了《仙剑二》的失望后,《仙剑三》的出现,实在有些叫人眼前一亮。开场动画,就是感心动耳、回肠荡气。然后,在《玉满堂》的音乐下,男女主角闪亮登场……

  与前期的作品相比,《仙剑三》倒真是显得有些奇峰崛起——无论是对游戏的全局掌控,还是对各处细节的设定,都显得游刃有余。

  《仙剑三》在技术上存在不足,这点也不必讳言,但主创人员却尽可能地做到了扬长避短。游戏中的人物,基本连脸上的五官都不全,但由于做成了Q版的造型,也就不觉得那么刺眼了。配上一些合理动作,这些Q版人物倒显得颇有生气。特别在雪见结局,一个字的对白都没有,但却让人能准确明白到事情的过程。原本轻柔妩媚的《还魂草》,变得如此回肠荡气,更使剧情感人肺腑……

  也是从《仙剑三》开始,主角和重要配角的名字,开始体系化,而不再是零散的名字。这点,虽然在后来的游戏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但当时也为《仙剑三》增色不少。除去名字,《仙剑三》的各处细节处理也非常严谨,基本也做到了有据可查,比如说:地名与当地的风俗特产等,这些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经过考据求证的。又比如说:挂在墙上的对联等,也多写得颇有意味。……从这些细节,也可隐约看出创作者的良苦用心。

  《仙剑三》附带了不少诗词,算是一大特点。这些诗词,有些写得甚好,有些却只是一般。不过,想想《三国》《水浒》那样的巨著,所附的诗词也未必尽善尽美,似乎也不应在这点作过分苛求。

  这些诗词,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玩家填词作诗的兴致。说《仙剑》成为了一种文化,很大程度就是来于玩家的诗文歌赋。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学修养,在遣辞用字似乎也未必能让中文系那帮村学究满意,但有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灵气,却只怕要让不少迂腐的穷酸撞墙了。

  说只是一定程度,那是因为,真正刺激动玩家填词是音乐。而这,似乎也从《仙剑三》才开始大规模流行的。《仙剑一》《仙剑二》的音乐,动听的也有不少,《蝶恋》《水龙吟》等也都可称经典。但,毕竟数目不是很多,而且也很多背景音乐一旦从游戏取出来单独听时,却总是欠缺了什么。而《仙剑三》和以后的作品,大多数本身就是非常悦耳的曲调,并且都安上非常高雅的名目,如《青玉案》、《水柔声》、《玉水明沙》、《行云(微博)织梦》等等。在这样的环境,玩家若想袖手作壁上观,怕是做不到了……

  《仙剑三》本身的主题也选得很妙——轮回。

  《仙剑一》的主题是宿命,坦白说,表现得并不好。倒是被唾骂的电视剧表现还凑合,李逍遥在“回梦游仙”时拼命要改变,但却改不了。这就是宿命。——当然,那句“地球是圆的”真的有点雷人。而《仙剑二》的主题是宽恕,这个主题定得点浅,所以,如果想表现得好,也更难。

  轮回,这个主题,其实和“宿命”有点相似,都是对不可捉摸的命运的一种感叹。而在《仙剑三》中,轮回的主题,似乎更多地表现成了宿命。龙葵,守候千年的执念,最终还是随着铸剑炉的火焰化成烟尘;夕瑶,只是想着和喜欢的人一起,却只能以神树之实化成的替身代替自己完成这个实在平凡的心愿;紫萱,为了天长地久,几乎是不择手段,到头来却也只是镜花水月;重楼,对紫萱的爱慕至极,却只是说道“相见不如不见……我知道她平安就好”……念之人断肠!

  《仙剑三》堪称经典的桥段极多,而相应的人物也更见饱满。霹雳堂,雪见劝景天逃走的场景,实在让人感动;而无极阁前,雪见两次殒命,则更是催人泪下!雪见,当然有雪见的缺点,用景天的话,就是“小心眼”。关于这个,我倒想借用龙幽的那句话:“说文了,那叫关心则乱;说白了,那叫喝醋。”但对着自己喜欢的人,谁真的做到淡定?美玉微瑕,却更见真质!

  《仙剑三》中最突出的人物,该是重楼。《大众软件》在仙三外传的攻略上,曾如此形容重楼:无敌的酷哥,超人气的偶像!我一个朋友,并不怎么迷《仙剑》,但见到重楼惊为天人,硬是把QQ头像改成了重楼。但,我总觉得重楼在《仙剑三》的设定中,其实本来应该没打算这样潇洒(重楼的潇洒,简直就到了得瑟的地步)。至少,我相信是重楼本来该有两个唱对手戏的搭档:一位是没有正面出场的飞蓬,一位是徐长卿。

  飞蓬,没有正面出场,但从重楼和夕瑶的态度来看,飞蓬应该也非常潇洒。只是由于没有正面出现,所以容易被忽视。而徐长卿,我觉得更多的是编剧做得不够。紫萱,何许人物?一个能让紫萱倾心三世的人物,岂同凡俗可比?但在游戏,更多却是看到徐长卿的固执。相比起来,倒是电视剧中的那位略带痴气的白豆腐可爱多了(电视剧中的清微掌门,也比游戏中那个老古董可爱)。神魔之井中,重楼对徐长卿的斥责,实在大快人心!

  可能是主创人员也觉得没有好好表现徐长卿,有点歉疚,所以在《仙三外传》中出现的徐长卿就显得顺眼多了。当然了,在重楼面前,好像还是有点虚了。实在没办法,重楼太霸气了!

  但成也重楼,败也重楼。重楼一个劲地抢戏,结果重楼的人气一度是《仙剑》中最高的人物,这叫景天情何以堪啊?不过,没关系,小紫英的出现,很快就结束了这个局面;而现在,龙幽的出现,也许会抢一点小紫英的风头……这就叫江山代有人才出!

  7、如果说《仙剑三》是创造了一个奇迹的话(毕竟,一个游戏能到这种地步,真的可说是奇迹了),那么,《仙剑四》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我一直在想,《仙剑四》之后,《仙剑》到底该怎么做?

  一种文化发展到极致,就会出现一个突出的特征:对于自身反思和解构。而在《仙剑四》中,这点已经非常明显了。《仙剑》的主题,原本应是寻仙;而《仙剑四》却自始自终都在反思和解构寻仙。原先的是非善恶,几乎都开始模糊和淡化。柳梦璃是妖,但却出尘如仙;琼华派道貌岸然,但其所作所为却实在令人不齿;梭椤树仙的选择,很难说是对是错;欧阳明珠对于厉江流,更是爱恨难分;琴姬伤心于秦逸之死,显得极是悔恨,但如果可以重来,却又很可能会做出相同的抉择……

  《仙剑四》似乎只想讲一些故事,却不对这些故事多作评判,只是留给玩家自己去琢磨。比起《仙剑一》,李逍遥一开始就对灵儿图谋不轨(少装清纯,别说什么看见人家姑娘洗澡是不小心,那满脸的笑意,足以说明一切!还偷人家姑娘的衣服,……TMD,我这那么流氓都没干过这事),《仙剑四》的感情故事则显得清纯了许多,似乎一直在友情的圈子打转,只是到最后才开始显出爱情的征兆。

  小野人很幸福,两个女主角都对他颇有情意。可是,小野人,到底是喜欢梦璃多一些,还是喜欢纱纱多一些?这可真是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喜欢梦璃更多一些,按我的经历,对着自己真正很喜欢的女孩子,的确很容易紧张。背地里是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当面见着了,却只会不知所云胡说八道。一般,这样的感情很难有结果,因为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去怎么样经营,甚至都不知道该开始。这样的感情,只适合留作怀念。迫于客观环境的中止,如梦璃这样的,也许反而一件好事。而对着只是有好感的女孩子,表现一般会好很多,至少会正常些。

  而纱纱,从一开始总觉得纱纱就是蹦蹦跳跳没什么心事的,只是偶尔透露出来的那一丝忧郁着实让人心疼。不过,还没等心疼结束,纱纱自己就又开心起来了。但渐渐深入,才很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貌似开朗的女孩竟背着这么重的包袱!开朗之中的那份柔情,更是让人感动。封神陵的心愿,固是让人潸然泪下;而树屋中的告白,更是教人肝肠寸断。被爱,固然幸福,但却也是可以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重担。但,重压之下的幸福,也许才是真正的幸福。

  相比于小野人,小紫英则显得有点委屈。小紫英的人气据说是《仙剑》中最高的。想想也是,像小紫英那样的人,谁会不喜欢呢?但问题是,两个女角眼睛都只盯着小野人。小紫英也很有意思,好像对两个女主角都颇有情意,但好像又是什么都没有。潜伏得真够深啊!只是在冥河上,与韩北旷对话流露出来的那份悲伤,让人看看心都有些酸酸的。而幻暝界中,小紫英对表现出来的那么正气和刚强,则让人不觉得重复夙莘姐姐的感叹:小紫英已经是一个好男人了!

  梦璃,是很特殊的女主角。整个《仙剑》系列中,梦璃怕是最不爱说话的女主角,更多的时候,只是嫣然一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诗,似乎本来就是为梦璃而作的。梦璃和小紫英,有些地方倒是很相似:对自己的感情都很克制,对自己的选择也都很执着。梦璃,很能干,以制香之技福泽一方,但却又温润如玉,丝毫不露锋芒。梦璃,很善良,上善若水,似乎是对梦璃最好的评语。梦璃,也很坚强,也很痴情,……

  《仙四》中,四位主角固然光彩鉴人,而如玄宵、云天青、夙瑶,包括那位萍踪一现的夙莘姐姐,也都各有特色。

  玄宵,无可否认,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只是,最后与九天玄女的那场,我觉得,似乎和很多人想得不一样。有点像什么呢?就是《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的那句:你要死硬到底,洒家没准还饶了你;你求饶,洒家偏不饶你!于是,镇关西悲剧了,因为求饶遇上了鲁提辖;玄宵更悲剧,因为遇上九天玄女。《孙子兵法》说“先知者,不可验于度”,这话还真TMD有道理!

  夙瑶,原本应是真正的望舒剑宿主,因为这个女人在很多方面,倒真和玄宵倒真是一路的。不过,无论是心胸气度,还是资质才识,就不是一个层面了。夙瑶,好强但软弱、固执而狭隘。这四点,无论哪点,都领导决策者的死穴。夙瑶,居然全占了,也真算是一朵奇葩。

  云天青,也许是我见过最完美的一个形象。我说不出云天青的优点在哪,但也说不出他的缺点在哪。他的大多数特点,都能在别人身上见到。率性正直?司徒钟不正是这样?善良宽容,古灵精怪?江小鱼在这点更加突出啊!痴情却又淡泊,胡逸之表现也很不错(胡逸之是《鹿鼎记(微博)》中的一个路人甲)……但混成一体,却是一个少有的云天青。

  ……

  《仙剑四》可圈可点的人和事太多了,就算是铁泽居的刘铁山的那份单相思都能令人感叹良久。

  音乐的烘云托月,使《仙剑四》自然更上层楼。《沧浪剑赋》(官方好像写“苍浪”,可能弄错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这应是“沧浪”二字的出处)、《行云织梦》、《君莫思归》、……当然包括最重要的《回梦游仙》,都已成为不朽的经典!

  说不尽《回梦游仙》,唱不尽的《回梦游仙》!

0
相关文章